Ⅰ 機制羊絨線哪個牌子好
羊絨線名氣最大的就是「鄂爾多斯」了。我們在網
上一搜索的話「鄂爾多斯」成片成片的。但是大部分人其實都不知道,鄂爾多斯從來沒有出過羊絨線而只出成衣。也就是說買的鄂爾多斯的羊絨線100%是假的。還有稍微有些名氣的有「鹿王」「洪葉雲台」「雪蓮」但是在網上假貨比真貨多不知多少倍,呵呵。所以其實買羊絨線的話根本沒必要迷信牌子。因為滿地都是假冒的牌子。假冒大牌子的價格很低,其實真正的這幾個牌子價格很高的。其實羊絨原料絕大部分都是來自鄂爾多斯地區,就像絕大多數奶粉原料都來自澳大利亞一樣,只要含量到了都很好的。我在網上買過幾個大牌的羊絨線,反正感覺也行就是質量一般還比較貴,後來買了一個叫「嬌點」的挺好,價格實惠,而且性價比超高,店主服務態度也特別的好,推薦大家看看
Ⅱ 羊絨線什麼牌子好嗎
羊絨線名氣最大的就是「鄂爾多斯」了。我們在網上一搜索的話「鄂爾多斯」成片成片的。但是大部分人其實都不知道,鄂爾多斯從來沒有出過羊絨線而只出成衣。也就是說買的鄂爾多斯牌子的羊絨線100%是假的。還有稍微有些名氣的有「鹿王」「洪葉雲台」「雪蓮」但是在網上假貨比真貨多不知多少倍,呵呵。所以其實買羊絨線的話根本沒必要迷信牌子。我因為喜歡手工編制,因為總覺得家人穿著我親自手工織的「溫暖牌」的羊絨衫自己也會很幸福,我嘗試過好幾個品牌和在不同的地方買都不是很理想。後來在網上買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羊絨叫「嬌點」反而很好,基本上三四十一兩的線和那些大品牌六七十一兩的質量差不多,真是很好,而且店主人超好,服務熱情周到,贊一個!以上是我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Ⅲ 東漢光武帝劉秀的開國功臣,雲台二十四將為什麼知名度
為漢光武帝劉秀重興漢室江山的二十八員大將.
傳說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下凡轉世.
中興二十八將,前世以為上應二十八宿,未之詳也.然咸能感會風雲,奮其智勇,稱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議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職,至使英姿茂績,委而勿用.然原夫深圖遠算,固將有以焉爾.若乃王道既衰,降及霸德,猶能授受惟庸,勛賢皆序,如管、隰之迭升桓世,先、趙之同列文朝,可謂兼通矣.降自秦、漢,世資戰力,至於翼扶王運,皆武人屈起.亦有鬻繒屠狗輕猾之徒,或崇以連城之賞,或任以阿衡之地,故執疑則隙生,力侔則亂起.蕭、樊且猶縲紲,信、越終見菹戮,不其然乎!自茲以降,迄於孝武,宰輔五世,莫非公侯.遂使縉紳道塞,賢能蔽壅,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關之怨.其懷道無聞,委身草莽者,亦何可勝言.故光武鑒前事之違,存矯枉之志,雖寇、鄧之高勛,耿、賈之鴻烈,分土不過大縣數四,所加特進、朝請而已.觀其治平臨政,課職責咎,將所謂「導之以政,齊之以刑」者乎!若格之功臣,其傷已甚.何者?直繩則虧喪恩舊,橈情則違廢禁典,選德則功不必厚,舉勞則人或未賢,參任則群心難塞,並列則其敝未遠.不得不校其勝否,即以事相權.故高秩厚禮,允答元功,峻文深憲,責成吏職.建武之世,侯者百餘,若夫數公者,則與參國議,分均休咎,其餘並優以寬科,完其封祿,莫不終以功名延慶於後.昔留侯以為高祖悉用蕭、曹故人,而郭B025亦譏南陽多顯,鄭興又戒功臣專任.夫崇恩偏授,易啟私溺之失,至公均被,必廣招賢之路,意者不其然乎!
永平中,顯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圖畫二十八將於南宮雲台,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竇融、卓茂,合三十二人.故依其本弟系之篇末,以志功臣之次雲爾.
●鄧禹字仲華,南陽新野人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
●馮異字公孫,潁川父城人
●岑彭字君然,南陽棘陽人
●賈復字君文,南陽冠軍人
●吳漢字子顏,南陽宛人
●蓋延字巨卿,漁陽要陽人
●陳俊字子昭,南陽西鄂人
●臧宮字君翁,潁川郟人
●耿弇字伯昭,扶風茂陵人
●銚期字次況,潁川郟人
●王霸字元伯,潁川潁陽人
●祭遵字弟孫,潁川潁陽人
●任光字伯卿,南陽宛人
●李忠字仲都,東萊黃人
●萬修字君游,扶風茂陵人
●邳肜字偉君,信都人
●劉植字伯先,巨鹿昌城人
●耿純字伯山,巨鹿宋子人
●朱祐字仲先,南陽宛人
●景丹字孫卿,馮翊櫟陽人
●王梁字君嚴,漁陽要陽人
●杜茂字諸公,南陽冠軍人
●馬成字君遷,南陽棘陽人
●劉隆字元伯,南陽安眾侯宗室
●傅俊字子衛,潁川襄城人
●堅鐔字子伋,潁川襄城人
●馬武字子張,南陽湖陽人也
太傅高密侯 鄧禹 角木蛟 大司馬廣平侯 吳漢 亢金龍
左將軍膠東侯 賈復 氐土貉 建威大將軍好畤侯 耿弇 房日兔 (常用兵器:戟)
執金吾雍奴侯 寇恂 心月狐 (槍) 征南大將軍舞陽侯 岑彭 尾火虎 (刀)
征西大將軍夏陽侯 馮異 箕水豹 建義大將軍鬲侯 朱祐 斗木豸 (槍)
征虜將軍穎陽侯 祭遵 斗金牛 驃騎大將軍櫟陽侯 景丹 女土蝠
虎牙大將軍安平侯 蓋延 虛日鼠(斧) 衛尉安成侯 銚期 井木犴(戟)
東郡太守東光侯 耿純 室火豬 (刀) 捕虜將軍揚虛侯 馬武 奎木狼(戟)
中山太守全椒侯 馬成 胃土雉 (斧) 河南尹阜成侯 王梁 昂日雞 (槍)
琅邪太守祝阿侯 陳俊 畢月烏(刀) 驃騎大將軍參蘧侯 杜茂 參水猿
積弩將軍昆陽侯 傅俊 觜火猴 左曹合肥侯 堅鐔 危月燕(刀)
上谷太守淮陽侯 王霸 鬼金羊 (槍) 信都太守阿陵侯 任光 柳土獐 (刀)
豫章太守中水侯 李忠 星日馬(箭) 右將軍槐里侯 萬修 張月鹿 (鞭)
太常靈壽侯 邳肜 翼火蛇 (戟) 驍騎將軍昌成侯 劉植 軫水蚓
城門校尉朗陵侯 臧宮 壁水獐 (戟、鞭) 驃騎將軍慎侯 劉隆 婁金狗 (劍)
雲台列將32人,前28人為開國功臣,上應28宿,就是雲台28將.另外伏波將軍馬援有大功,但因為女兒為明帝皇後,明帝避嫌未將其列入.雲台28將里只要和皇室有親戚關系的都沒被列入,如光武的表兄來歙功勞很大,最後也未被列入.光武麾下人才眾多,各盡所能,但最厲害的是光武本人.光武戰昆陽,巡河北,平江南,定巴蜀,運籌帷幄,出將入相,讓人景仰之心,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Ⅳ 誰知道羊絨線和貂絨線的區別
羊絨指的是山羊毛下柔軟的羊絨紡織的紗線。貂絨也是貂(一般是水貂)毛下柔軟的貂絨紡織的紗線。都是這兩種動物用來保暖的毛發。相對來說,好的貂絨要比羊絨還要貴!我是做羊絨業的,一公斤山羊絨1000元左右,貂絨比這個價格還要高!
Ⅳ 雲台二十八宿將簡介
1.太傅高密侯鄧禹
鄧禹(2-58),字仲華,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自幼聰明、機敏、好學,十三歲時即能誦詩。在長安學習期間,結識了正在京城拜師的劉秀,二人一見如故,結為知己。劉秀經略河北,禹主動為其劃策。戰敗銅馬,使劉秀在河北站住了腳。
之後進軍關西,多年無建樹,光武帝以馮異取而代之。在討伐延岑時再立新功。先後任前將軍、大司徒、太傅等職,屢被封候。始終受到劉秀的信任和重。為雲台二十八將之首。
2.大司馬廣平侯吳漢
吳漢(?—44),字子顏,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少時在縣中任亭長。因事逃到漁陽,以販馬為業,往來於燕、薊間。更始帝立,派使者韓鴻徇行河北,任漢為安樂令。王郎起兵邯鄲,北方州郡驚憂困惑。漢素聞劉秀是仁慈長者,勸太守彭寵歸附。彭寵聽從了他的意見,歸順劉秀。
劉秀任漢為大將軍,讓他持節到北方去征調十郡突騎。不久便征調幽州南下,與秀在清陽會師。漢殺更始帝中書令謝躬,擁立劉秀為帝,被封為大司馬,更封舞陽侯。之後陸續破檀鄉軍、銅馬軍、青犢軍、五校軍等,平定了東方。又遠征巴蜀,消滅了公孫述。建武二十年病逝,謚忠侯。
3.左將軍膠東侯賈復
賈復(?—55),字君文,南陽郡冠軍縣(今河南鄧縣西北)人。青少年時攻讀《尚書》,以胸懷大志、勤奮好學受到師友器重。王莽末年為縣吏。綠林軍起義後,他聚眾數百人響應,自稱將軍。更始政權建立後,率眾歸附劉玄族兄漢中王劉嘉,劉嘉將其薦給劉秀,被委任為破虜將軍督。
不久擢為偏將軍,在攻取河北的歷次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扈從劉秀攻克邯鄲消滅王郎的戰役中,以戰功升任都護將軍。在與青犢和五校部戰斗中,身先士卒,立下戰功。劉秀即位後,任執金吾,封膠東侯。晚年退居私第。建武三十一年(55)卒,謚剛侯。
4.征南大將軍舞陽侯耿弇
耿弇(3—58),字伯昭,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人。劉秀巡行河北,他晝夜兼行,前去拜見,被任為門下吏。薊縣有人響應王郎,劉秀率兵倉卒南行,手下官屬失散。耿弇隻身逃回昌平,說服父親耿況派寇恂到漁陽與彭寵定約,各發突騎二千,步兵千人,聲援劉秀。
耿弇與景丹、寇恂以及漁陽郡將士合兵南下,沿途擊殺王郎大將、九卿、校尉等四百多人,斬殺敵軍三萬餘人,平定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間等二十二縣,在廣阿見到劉秀。劉秀大喜過望,當即任命弇為偏將軍。劉秀稱帝,弇被任命為建威大將軍,時年22歲,成為劉秀手下最年輕的大將軍。
弇追隨劉秀,東征西討,收取46郡、300餘城,直到打出一個東漢王朝。永平元年(58),一代名將耿弇逝世,享年56歲,謚曰愍侯。
5.執金吾雍奴侯寇恂
寇恂(?—36),字子翼,上谷昌平(今屬北京市)人。年輕時任郡功曹,很得太守耿況器重。後與耿況之子耿弇到廣阿投奔劉秀。劉秀任為偏將軍,賜號承義侯。後又任命為河內太守,行大將軍事。
不久,劉秀北伐燕、代。恂統領屬縣,砍掉淇園竹林,造箭百萬支,養馬二千匹,收租四百萬斛,及時轉運前線,以給軍資。
又敗蘇茂,平穎川,戰功赫赫。建設武七年(31)被任命為執金吾。建武十二年(36)去世,謚威侯。
6.征南大將軍舞陽侯岑彭
岑彭(?—35)字君然,南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王莽時為縣長,後歸劉秀。更始帝大將軍呂植在岑彭勸說下,投降劉秀。劉秀任為刺奸大將軍,督察各營,隨軍平定河北。劉秀即位後,任為廷尉,拜歸德侯,行大將軍事。劉秀率軍圍攻洛陽,彭說降守將朱鮪,洛陽得下。
建武二年(26),升任征南大將軍。光武帝命他跟朱佑、賈復、耿弇、王常、郭守、劉宏、劉嘉、耿植等將領一起討伐鄧奉,鄧奉兵敗無路,請降。之後陸續攻秦豐,敗田戎,平定江夏。在西進巴蜀討伐公孫述時,被刺客殺死。蜀人憐之,給他在武陽立廟,歲時祭祀。
7.征西大將軍夏陽侯馮異
馮異,字公孫,潁川父城(今河南寶豐東)人。精通《左氏春秋》《孫子兵法》。早年為王莽效力,後歸劉秀並立下汗馬功勞,是東漢佐命虎臣,東漢創業,其功甚偉。尤其是平赤眉、定關中之功,深得劉秀信任。
為人謙退,從不居功自傲,將領有時互相爭功,而馮異則獨坐樹下,不與其爭,得到「大樹將軍」的美名。建武九年(33)春,被任為征虜將軍,行天水太守事。建武十年(34)夏,與諸將齊攻落門,未攻克而病發,在軍營中去世,謚節侯。
8.建義大將軍鬲侯朱佑
朱佑(?-48),字仲先,南陽郡宛人。常在舂陵往來,與劉秀、劉縯關系密切。更始元年(23),劉縯為大司徒,佑為護軍都尉。劉秀為大司馬巡行河北,佑再任護軍都尉。
從戰河北,為偏將軍,封列侯。劉秀即位,命佑為建義大將軍。建武二年(26),鄧奉在南陽郡叛亂,朱佑征討,失敗被俘。建武三年,劉秀親征鄧奉,鄧奉通過朱佑投降,秀為朱佑復位。
之後,祜與祭遵率軍征討延岑和秦豐部將張成,斬張成,延岑逃走,歸順秦豐。建武四年,率破奸將軍侯進、輔威將軍耿植在黎丘包圍秦豐,不久秦豐投降,將秦豐送到洛陽處斬。又與臧宮一起平定了延岑殘黨。建武九年,駐屯南行唐,防備匈奴。建武二十四年去世。
9.征虜將軍潁陽侯祭遵
祭遵(?—33),字弟孫,潁川潁陽人。少好經書,其家雖富,但卻十分節儉,常穿破舊衣服。劉秀過潁陽,祭遵以縣吏身份進見,被劉秀任為門下史。
後隨軍進攻河北,擔任軍市令。一次,有個伺侯劉秀的小郎犯法,祭遵當場將其處死。劉秀得知,十分惱怒,下令收捕祭遵,加以懲處。主薄陳副勸阻說:「明公常想讓眾軍整肅,現在祭遵執法毫無避忌袒護,正是助您教令諸軍的好機會。」劉秀這才赦免了祭遵,並任命為刺奸將軍。
事後,劉秀常對將領們說:「當備祭遵!吾舍中兒犯法尚殺之,必不私諸卿也。」不久升任偏將軍,隨從劉秀平定河北,因功受封為列侯。
10.驃騎大將軍櫟陽侯景丹
景丹(?—26),字孫卿,馮翊櫟陽(今陝西西安市臨潼區)人。年輕時曾游學長安,後來擔任新朝上谷長史,王莽滅亡後歸順更始,復為上谷長史。劉秀北上時歸順,為偏將軍,號奉義侯。
從擊王郎將倪宏等,郎兵迎戰,漢軍退卻,丹等縱突騎擊,大破之,追奔十餘里,死傷無數。光武即位,拜為驃騎大將軍,封櫟陽侯。建武二年(26)秋,與吳漢、耿弇、朱佑、賈復、馮異、陳俊、王常、臧宮等擊破五校於羛陽,降其眾五萬餘人。
會陝賊蘇況攻破弘農,丹正在病中,光武帝以其為舊將,想讓他領郡事。景丹不敢推辭,帶病拜命,病死軍中。
11.虎牙大將軍安平侯蓋延
蓋延(?—39),字巨卿,漁陽要陽人。始為彭寵護軍,後跟吳漢一起投奔劉秀,拜偏將軍,封建功侯。光武即位,擢為虎牙將軍。他是一名虎將,在劉秀征戰山東時功勞卓越,先後參與討伐劉永、董憲、蘇茂、周建、龐萌等人。
後來在平定隴西戰爭中,接連攻取街泉、略陽、清水諸屯聚。建武十一年(35),與中郎將來歙攻河池,未能取勝,身染重病。劉秀詔回以後,拜為左馮翊。建武十五年(39)卒。
12.衛尉安成侯銚期
銚期(?—34),字次況,潁川郡郟縣(今屬河南)人。身材魁梧,容貌威嚴。更始元年(23),劉秀進軍潁川郡,聽說銚期有志尚義,召他為賊曹掾,主管盜賊之事。隨劉秀經營河北,來到薊城。當時王郎發布檄書傳到薊城,薊城豪強起兵響應。
光武慌忙出走,意欲離開薊城南下,在銚期的護衛下,得以出城,被任為裨將。攻佔附近縣邑,又完成到房子縣徵兵任務,被命為偏將軍。後隨劉秀平定王朗,因功高被拜為虎牙大將軍。接著陸續擊敗銅馬、青犢、赤眉等起義軍。光武即位後,封為安成侯,為魏郡太守,行大將軍事。
13.東郡太守東光侯耿純
耿純(?-37)字伯山,巨鹿宋子(今河北趙縣)人。年輕時在長安學習,王莽時為納言士。王莽死後,李軼兄弟專權,耿純離京,以騎都尉官職來到河北巨鹿。
劉秀巡行河北,耿純見劉秀儀表堂堂胸懷大志,且部隊紀律嚴明,便下定決心跟隨劉秀打天下。邯鄲王郎起兵,劉秀被迫由薊縣南下,耿純與堂兄弟耿欣、耿宿、耿植一起率領宗族賓客二千多人,迎接劉秀。劉秀見其忠誠,大喜,任命他為前將軍,封耿鄉侯。
劉秀讓耿純兄弟一起為前鋒,攻降宋子,又攻下曲陽中山。之後隨軍平定邯鄲王郎,並擊破銅馬農民軍。劉秀即位後,封耿純為高陽侯,在濟陰擊敗劉永部,攻克定陶。後任東郡太守多年。建武十三年(37)死於任上,謚成侯。
14.城門校尉朗陵侯臧宮
臧宮(?—58),字君翁,潁川郟縣(今屬河南)人。年輕時曾任縣中亭長、游徼等職。後率賓客參加下江兵,任校尉。劉秀進兵河北,任為偏將軍。屢次陷陣破敵,立有戰功。劉秀即位後,任為侍中、騎都尉。建武二年(26)封成安侯。
建武三年,率領突騎和征虜將軍祭遵一道,擊降更始帝的將領左防、韋顏。五年,率兵徇江夏,攻克代鄉、鍾武、竹里,光武帝派太中大夫持節任其為輔威將軍。後與吳漢一起,西進巴蜀,消滅公孫述。永平元年(58)去世,謚愍侯。
15.捕虜將軍揚虛侯馬武
馬武(?-61),字子張,南陽湖陽(今河南唐河)人。王莽末年,竟陵、西陽三老在郡界起義,馬武前去投奔,後入綠林軍,為新市兵將領。更始政權建立後,被任為侍郎,與劉秀共擊王尋,拜為振威將軍。後隨劉秀征戰,參與平定河北尤來、五幡等起義軍。
劉秀即位後,任為侍中、騎都尉,封山都侯。之後率軍攻濟陰,下成武、楚丘,因功拜捕虜將軍。建武五年(29)敗龐萌,建武六年夏戰隗囂不利,馬武選精騎殿後,披甲持戟而戰,殺數千人,隗囂引兵而退,諸軍才得以回長安。
建武十三年更封鄃侯。建武二十五年任中郎將,率軍擊敗武陵蠻人。明帝永平元年(58),再拜為捕虜將軍,率四萬人在金城與羌人交戰,斬首六百級,大破羌人。永平四年(61)去世。
16.驃騎將軍慎侯劉隆
劉隆(?-57),字元伯,南陽(今屬河南)人。出身南陽安眾侯宗室,西漢末年,王莽居攝,隆父劉禮與安眾侯劉崇曾起兵誅莽,事泄,劉隆因年未滿七歲,得免一死。少壯時學於長安,更始拜他為騎都尉。聞知劉秀在河北,追趕至射犬,被劉秀拜為騎都尉。建武二年(26)封亢父侯。
建武四年(28)八月,拜為誅虜將軍,從馬成進擊李憲,將其平定,隆率軍屯田武當。十六年以度田不實,免為庶人。十七年隨馬援平叛交阯二征,俘獲征貳,封長平侯。不久,以驃騎將軍代吳漢行大司馬事。三十年定封慎侯,死後謚靖侯。
17.中山太守全椒侯馬成
馬成(?~56),字君遷,南陽郡棘陽(今河南新野縣東北)人。少為縣吏,後歸劉秀,初任安集掾,又調任郟縣令。劉秀征討河北,他棄官步行,在滿陽追上劉秀,被任為期門職,跟隨征戰。劉秀即位,升護軍都尉。建武四年(28)遷揚武將軍,斬殺李憲,平定江淮。
建武七年封平舒侯。建武八年,跟隨劉秀大敗隗囂後,奉命任天水太守。建武九年,代來歙為中郎將,率武威將軍劉尚等將破河池,平定武都。建武十年,行大司空事,將軍如故。建武二十七年封全椒侯。建武三十二年去世。
18.河南尹阜成侯王梁
王梁,字君嚴,漁陽要陽(今河北豐寧縣東)人。太守彭寵以梁為狐奴令。與蓋延、吳漢共同將兵南行廣阿,投奔劉秀,拜為偏將軍。攻克邯鄲後,賜爵關內侯。
跟從劉秀平河北,拜野王令。建武二年(26),與大司馬吳漢等共擊檀鄉,因不奉詔敕,光武大怒,遣尚書宗廣持節軍中斬梁。廣不忍,乃檻車送至京師。到後將其赦免。一個月後起為中郎將,行執金吾事,北守箕關,擊降赤眉別校。
三年春轉擊五校,追至信都、趙國,將其平定。是年冬,劉秀遣使者持節拜梁為前將軍。四年春拔下肥城、文陽。又與驃騎大將軍杜茂擊佼強、蘇茂於楚、沛間,拔大梁、嚙桑,歲余悉平之。五年,從救桃城,破龐萌等,梁戰尤力,拜山陽太守。十三年增邑,定封阜成侯。十四年卒於官。
19.琅邪太守祝阿侯陳俊
陳俊(?—52),字子昭,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人。始跟隨劉嘉,官拜長史。後跟賈復一起經劉嘉推薦投奔劉秀。光武以為安集掾。從擊銅馬於清陽,進至蒲陽,拜強弩將軍。與五校戰於安次,斬其渠帥而還。光武即位,封為列侯。
建武二年(26)春,進攻匡地賊冠,拿下四縣,封新處侯。又擊頓丘,使三城投降。是年秋,拜俊為強弩大將軍,別擊金門、白馬賊於河內,皆破之。建武四年,又拔南武陽,拜為太山太守,行大將軍事。建武五年,與建威大將軍耿弇共破張步。十三年封祝阿侯。二十三年卒。
20.驃騎大將軍參蘧侯杜茂
杜茂(?—43),字諸公,南陽郡冠軍縣(今河南鄧州市)人。劉秀征戰河北,杜茂前來投靠,為中堅將軍。劉秀即位後,拜為大將軍,封樂鄉侯。北擊五校農民軍於真定,並進降廣平。建武二年(26),更封為苦陘侯。
與中郎將王梁先後在魏郡﹑清河﹑東郡擊敗五校農民軍,三郡清靜,道路流通。建武三年,拜為驃騎大將軍,擊沛郡,拔芒。建武五年春,率捕虜將軍馬武進攻西防,數月攻克,佼強投奔董憲。建武七年,詔茂北屯田晉陽﹑廣武,以防匈奴。時盧芳據高柳,與匈奴連兵,常入侵邊境,光武帝深以為患。
建武十二年,帝將大權交給杜茂,鎮守北邊。建武十三年,增杜茂食邑,更封修侯,定封參蘧鄉侯。建武十九年去世。
21.積弩將軍昆陽侯傅俊
傅俊,字子衛,潁川襄城(今河南禹州市)人。初為襄城地方亭長,劉秀率部過襄城,俊起而響應,委以校尉之職。跟隨劉秀參加昆陽大戰,奮勇殺敵,大破莽將王尋,因功升偏將軍。劉秀北進洛陽,命其獨率一軍,擊破洛陽以東京、密二城。
劉秀嘉獎其戰功,特准歸襄城故里殯葬被害親屬。地皇四年(23),聞劉秀進攻河北,隨帶領賓客10餘人,從襄城起身,日夜兼程,至邯鄲追上。劉秀為其忠誠所感,把最精銳的潁川兵給他統率。每戰,所部常為諸軍沖鋒陷陣,屢建奇功。
劉秀即帝位,他出任侍中,參與機密。建武二年(26),封昆陽侯,次年又拜積弩將軍。與征南大將岑彭擊破荊襄地方割據勢力秦豐,然後揮師江東,平定揚州,成為東漢的開國元勛。
22.左曹合肥侯堅鐔
堅鐔(?—50),字子伋,潁川襄城(今河南禹州市)人。劉秀經略河北,有人推薦堅鐔,因得召見。以其有能力,被任命為主簿,拜偏將軍,跟劉秀平河北,擊破大槍於盧奴。劉秀即位,拜為揚化將軍。與諸將攻洛陽,鐔與建義大將軍朱佑乘朝而入,與朱鮪大戰武庫下,殺傷甚眾,朱鮪投降。
建武二年(26),堵鄉人董宛城謀反,鐔乃引軍赴宛,選敢死士夜自登城,斬關而入,遂棄城敗走。是時鐔南拒鄧奉,北當董,一年間道路隔塞,糧饋不至,鐔食蔬菜,與士卒共勞苦。每當事急,輒身先士卒,身上三處受傷,以此能全其眾。
及帝征南陽,擊破、奉,以鐔為左曹。六年,定封合肥候。二十六年卒。
23.上谷太守淮陽侯王霸
王霸(?—59),字元伯,潁川潁陽(今河南許昌西)人。年輕時做過獄吏。他不願當這無所作為的小吏,平素談吐舉止,慷慨有大志。其父親深以為奇,便派他游學長安。劉秀等起兵,經過潁陽,霸帶領賓客拜謁,表示願意追隨。
劉秀見他不同常人,也特予禮待,於是跟隨劉秀,在昆陽擊破王尋、王邑。劉秀攻破邯鄲,王霸追擊敗軍,斬殺王郎,被封為王鄉侯。劉秀即位後,任為偏將軍。
建武二年(26),改封富波侯。建武四年秋,霸和捕虜將軍馬武討伐梁王部將周建,大獲全勝。後任上谷太守二十多年,使北疆長期平安無事。建武三十年,封淮陵侯。永平二年(59)去世。
24.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
任光(?-29),字伯卿,南陽宛人。開始做宛縣小吏。劉玄的漢兵至宛,見任光冠服華美,想殺死他來奪得衣服。正好劉秀到來,視任光有長者容貌,便救了他。劉秀以他為安集掾、偏將軍,參與昆陽之戰,大破王莽的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
更始元年(23)劉玄稱帝,任光為信都郡太守。王郎實力大增,郡國多降,獨任光與李忠、萬修守衛信都郡不降。更始二年,劉秀逃離薊縣,到信都見到任光,命其為左大將軍,封武成侯。建武二年(26)改封阿陵侯,食邑一萬戶。建武五年召至洛陽奉朝請。同年冬病逝。
25.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
李忠(?-43),字仲都,東萊黃縣人。元始年間為高密國郎。王莽時為新博屬長。更始元年(23)劉玄稱帝,任忠為信都郡都尉。更始二年,跟任光、萬修一起,迎接逃到薊縣的劉秀入信都,被拜為右大將軍,封武固侯。
在巨鹿參加對王郎軍的包圍戰。此後屢建戰功。東漢建立後,被封為中水侯、五官中郎將。又先後平定割據山東的龐萌、董憲。之後擔任丹陽太守多年,治績天下第一。建武十九年(43)去世。
26.右將軍槐里侯萬修
萬修(?—26),字君游,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更始時為信都令,與太守任光、都尉李忠共守信都。劉秀從薊縣南逃,修等開信都城接納劉秀,被拜為偏將軍,封造義侯。跟隨劉秀破邯鄲之後,拜為右將軍。建武二年(26),更封槐里侯。與揚化將軍堅鐔共擊南陽,未克而病,卒於軍。
27.太常靈壽侯邳彤
邳彤,信都(今河北安國)人,能文善武,東漢名醫。王莽末年為和成郡卒正。劉秀在黃河北起事,彤率城投降,封為和成太守。劉秀留止數日,繼續北伐,到薊,恰逢王郎在河北起兵,所過郡縣無不降迎,惟和成與信都二郡不降。
劉秀在北方聞報慌忙回兵,彤派二千精騎迎劉秀至信都,共商退兵之策,議者多言以信都之兵護劉秀返長安,唯彤反對,劉秀遂止,拜彤為後大將軍,命其率軍征王朗,相繼收復堂陽,破白奢於中山。攻下邯鄲後,被封武義侯。建武元年(25),受封靈壽侯,行大司空事。後為左曹侍中。
建武六年(30)殉國。劉秀在河北若未遇邳彤,恐難有後漢,故史稱其為「一言可以興邦」之俊傑。
28.驍騎將軍昌成侯劉植
劉植,字伯先,巨鹿昌城(今河北冀縣西北)人。是地方豪強大族,亂世中植與弟喜、從兄歆率宗族賓客,在昌城擁兵自保。王朗稱帝後,劉秀落難薊縣南逃,劉植開城相迎,劉秀以植為驍騎將軍,喜、歆為偏將軍,皆為列侯。
當時真定王劉揚附王朗,擁兵十萬。劉秀派劉植前往游說,劉揚歸順劉秀。使劉秀得以順利進攻王朗,兵拔邯鄲。後跟劉秀平定河北。建武二年(26),更封為昌城侯。在討密縣賊時,死於戰場。是雲台諸將中死得最早的一位。
(5)鹿王雲台襯衫型號規格擴展閱讀:
1、漢明帝劉庄追思他父親光武帝劉秀的諸位功臣,就把二十八位有功將領的畫像放在南宮雲台。後人還把這些將領與神話傳說的天庭二十八星宿名稱相對應,這就是「雲台廿八宿」。
東方青龍:角木蛟鄧禹亢金龍吳漢氐土貉賈復房日兔耿弇心月狐寇恂尾火虎岑彭箕水豹馮異
北方玄武:斗木獬朱祐牛金牛祭遵女土蝠景丹虛日鼠蓋延危月燕堅鐔室火豬耿純壁水貐臧宮
西方白虎:奎木狼馬武婁金狗劉隆胃土雉馬成昴日雞王梁畢月烏陳俊觜火猴傅俊參水猿杜茂
南方朱雀:井木犴銚期鬼金羊王霸柳土獐任光星日馬李忠張月鹿萬脩翼火蛇邳彤軫水蚓劉植
Ⅵ 羊絨線和貂絨線那個好
羊絨線的價格差距很大,這里邊有兩個原因。1、很多商家把羔羊絨(就是細的棉羊絨)、兔絨、貂絨、山羊絨等都說是羊絨。實際上羊絨指的是山羊絨,應為只有山羊在天氣寒冷的地區才能產出羊絨來呢,所以在咱們國家有三個主要的山羊絨的產地,一是內蒙鄂爾多斯(地域名不是商標)二十新疆,三是東北。其中內蒙的山羊絨質量最好。所以您買到的羊絨有可能是兔絨、貂絨的或是摻著兔絨、貂絨、羊毛的。2、市場上的假冒名牌的多,比如鄂爾多斯的很多人不知道鄂爾多斯只出成衣不賣羊絨線,所以鄂爾多斯牌子的羊絨線全是假冒的。還有其它的大品牌如紅葉雲台、鹿王、雪蓮等假冒的比真的還多。所以買羊絨實際上買一些中小品牌的東西往往會更好更有把握,因為原料都是那三個地區的原料,紡織技術又不是什麼高科技所以買真的中小品牌往往跟好,我經常買一個叫嬌點的,線好還便宜,服務熱情到位,超贊。
Ⅶ 連派 東漢演義 雲台三十六將 姓名
關於小說東漢演義中還提到了 雲台28將即天上的28星宿
二十八位將領以及對應星宿:(括弧內為主要兵器)
太傅高密侯 鄧禹 角木蛟(槍)
大司馬廣平侯 吳漢 亢金龍(戟)
左將軍膠東侯 賈復 氐土貉(矛)
建威大將軍好畤侯 耿弇 房日兔(戟)
執金吾雍奴侯 寇恂 心月狐(槍)
征南大將軍舞陽侯 岑彭 尾火虎(刀)
征西大將軍夏陽侯 馮異 箕水豹(刀)
建義大將軍鬲侯 朱佑 斗木豸(槍)
征虜將軍穎陽侯 祭遵 斗金牛(刀)
驃騎大將軍櫟陽侯 景丹 女土蝠(槍)
虎牙大將軍安平侯 蓋延 虛日鼠(斧)
衛尉安成侯 銚期 井木犴(戟)
東郡太守東光侯 耿純 室火豬(刀)
捕虜將軍揚虛侯 馬武 奎木狼(戟)
中山太守全椒侯 馬成 胃土雉(斧)
河南尹阜成侯 王梁 昂日雞(槍)
琅邪太守祝阿侯 陳俊 畢月烏(槍、鐧)
驃騎大將軍參蘧侯 杜茂 參水猿(槍)
積弩將軍昆陽侯 傅俊 觜火猴(矛)
左曹合肥侯 堅鐔 危月燕(刀)
上谷太守淮陽侯 王霸 鬼金羊(槍)
信都太守阿陵侯 任光 柳土獐(刀)
豫章太守中水侯 李忠 星日馬(劍、箭)
右將軍槐里侯 萬修 張月鹿(鞭)
太常靈壽侯 邳彤 翼火蛇(戟)
驍騎將軍昌成侯 劉植 軫水蚓(槍)
城門校尉朗陵侯 臧宮 壁水獐 (戟、鞭)
驃騎將軍慎侯 劉隆 婁金狗 ( 劍)
Ⅷ 雲台二十八將
雲台二十八將漢光武帝劉秀重興漢室江山的二十八員大將。傳說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下凡轉世。
雲台二十八將與二十八星宿對照表
官爵 姓名 星宿 兵器 官爵 姓名 星宿 兵器
太傅高密侯 鄧禹 角木蛟 大司馬廣平侯 吳漢 亢金龍
左將軍膠東侯 賈復 氐土貉 建威大將軍好畤侯 耿弇 房日兔 戟
執金吾雍奴侯 寇恂 心月狐 槍 征南大將軍舞陽侯 岑彭 尾火虎 刀
征西大將軍夏陽侯 馮異 箕水豹 建義大將軍鬲侯 朱佑 斗木豸 槍
征虜將軍潁陽侯 祭遵 斗金牛 驃騎大將軍櫟陽侯 景丹 女土蝠
虎牙大將軍安平侯 蓋延 虛日鼠 斧 衛尉安成侯 銚期 井木犴 戟
東郡太守東光侯 耿純 室火豬 刀 捕虜將軍揚虛侯 馬武 奎木狼 戟
中山太守全椒侯 馬成 胃土雉 斧 河南尹阜成侯 王梁 昂日雞 槍
琅邪太守祝阿侯 陳俊 畢月烏 刀 驃騎大將軍參蘧侯 杜茂 參水猿
積弩將軍昆陽侯 傅俊 觜火猴 左曹合肥侯 堅鐔 危月燕 刀
上谷太守淮陽侯 王霸 鬼金羊 槍 信都太守阿陵侯 任光 柳土獐 刀
豫章太守中水侯 李忠 星日馬 箭 右將軍槐里侯 萬修 張月鹿 鞭
太常靈壽侯 邳彤 翼火蛇 戟 驍騎將軍昌成侯 劉植 軫水蚓
城門校尉朗陵侯 臧宮 壁水獐 戟、鞭 驃騎將軍慎侯 劉隆 婁金狗 劍
Ⅸ 雲台28將是哪些人,立下什麼功勞,排名又是什麼
漢明帝劉庄追思他父親光武帝劉秀的諸位功臣,就把二十八位有功將領的畫像放在南宮雲台。他們立下的功勞都是興復漢室的功勞,沒有具體排名:
東方青龍:角木蛟鄧禹、亢金龍吳漢、氐土貉賈復、房日兔耿弇、心月狐寇恂、尾火虎岑彭、箕水豹馮異;
北方玄武:斗木獬朱祐、牛金牛祭遵、女土蝠景丹、虛日鼠蓋延、危月燕堅鐔、室火豬耿純、壁水貐臧宮;
西方白虎:奎木狼馬武、婁金狗劉隆、胃土雉馬成、昴日雞王梁、畢月烏陳俊、觜火猴傅俊、參水猿杜茂;
南方朱雀:井木犴銚期、鬼金羊王霸、柳土獐任光、星日馬李忠、張月鹿萬脩、翼火蛇邳彤、軫水蚓劉植。
(9)鹿王雲台襯衫型號規格擴展閱讀
雲台二十八將並不是在劉秀時期設立的。而是劉秀去世後,他的兒子為了紀念那些開國功臣而設立。原本是32位開國功臣,除去和皇室有親戚關系的4位,把剩下的二十八位有功將領的畫像放在南宮雲台。
後人還把這些將領與神話傳說的天庭二十八星宿名稱相對應,這就是「雲台廿八宿」。這在當時算是頭一遭,讓功臣不僅可以得到爵位,還能得到死後的名聲。
Ⅹ 連環麗如評書東漢演義雲台三十六將是誰
實際上是雲台二十八將,具體如下:
1、高密侯:鄧禹 2、廣平侯:吳漢 3、膠東侯:賈復 4、好疇侯:耿弇
5、雍奴侯:寇恂 6、舞陰侯:岑彭 7、陽夏侯:馮異 8、鬲侯:朱祐
9、穎陽侯:祭遵 10、櫟陽侯:景丹 11、安平侯:蓋延 12、安成侯:銚期
13、東光侯:耿純 14、朗陵侯:臧宮 15、楊虛侯:馬武 16、慎侯:劉隆
17、全椒侯:馬成 18、阜成侯:王梁 19、祝阿侯:陳俊 20、參蘧侯:杜茂
21、昆陽侯:傅俊 22、合肥侯:堅鐔 23、淮陵侯:王霸 24、阿陵侯:任光
25、中水侯:李忠 26、槐里侯:萬脩 27、靈壽侯:邳彤 28、昌成侯:劉植
(10)鹿王雲台襯衫型號規格擴展閱讀:
雲台二十八將,是指漢光武帝劉秀麾下助其一統天下、重興漢室江山的功勞最大、能力最強的二十八員大將。東漢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漢明帝劉庄在洛陽南宮雲台閣命人畫了28位大將的畫像,稱為雲台二十八將。
范曄《後漢書》為二十八將立傳,稱「咸能感會風雲,奮其智勇,稱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這二十八人是漢光武帝在建立東漢的過程中,最具戰功的將領。
其中功勞最大的當屬馮異、岑彭,《後漢書·卷十七》論曰:中興將帥立功名者眾矣,惟岑彭、馮異建方面之號,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兩將之功實為大矣。若馮、賈之不伐,岑公之義信,乃足以感三軍而懷敵人,故能克成遠業,終其全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