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所有的衣服都是前幅的肩斜大於後服的嗎
男裝:
前肩15:6
後肩15:5
(如果是西裝,上面兩個比值剛好相反)
女裝:
前後均為15:5.5即可!
以上是無墊肩凈肩斜度,如果加裝墊肩需增加墊肩量,
墊肩有效厚度*0.6=增加量。
例如:墊肩厚度1CM*0.6=增加量0.6CM
前後同時加。
⑵ 女裝2xl是肩寬多少
你可以看一下淘寶上的參考圖片,上面會顯示肩寬多少,多對比幾個,一般就可以知道了。
⑶ 女裝175碼的肩寬是多少
按照一般專賣店來說的話是42CM。
女上裝尺碼詳細數據如下:
1、S:155/80A
胸圍(cm):78-81,腰圍(cm):62-66,肩寬(cm):36,適合身高(cm):155/160。
2、M:160/84A
胸圍(cm):82-85,腰圍(cm):67-70,肩寬(cm):38,適合身高(cm):160/165。
3、L:165/88A
胸圍(cm):86-89,腰圍(cm):71-74,肩寬(cm):40,適合身高(cm):165/170。
4、XL:170/92A
胸圍(cm):90-93,腰圍(cm):75-79,肩寬(cm):42,適合身高(cm):170/175。
(3)女裝前肩沖量一般為擴展閱讀
測量方法是受試者兩腿分開與肩同寬,自然站立,兩肩放鬆。測試人員站在受試者背面,先用兩食指沿肩胛岡向外摸到肩峰外側緣中點即肩峰點,再用測徑器測量兩肩峰點間的距離讀數。測量誤差不得超過0.5厘米。
⑷ 服裝的前後肩斜如何定
男裝:
前肩15:6
後肩15:5
(如果是西裝,上面兩個比值剛好相反)
女裝:
前後均為15:5.5即可!
以上是無墊肩凈肩斜度,如果加裝墊肩需增加墊肩量,
墊肩有效厚度*0.6=增加量。
例如:墊肩厚度1CM*0.6=增加量0.6CM
前後同時加。
⑸ 服裝打版里的上浮值指的是什麼
給你舉例說明:
男西裝前衣片的上浮值計算方法
男西服結構在前中做胸撇門15:1.3的傾角,約為5度,是胸至前頸窩傾角的33.3%。取前胸寬的50%垂直前胸傾斜線,看到胸線上翹了0.8厘米,將0.8厘米作為上浮量平移至前衣上平線。此浮量是人體胸部厚度的長,其中包括在工藝設計中要夾入厚度所需的量(胸棉襯)。隨著號型的增大,前衣的上浮量也會漸漸地增大。可通過前肩沖值的計算方法B'/24厘米來確定前衣的上浮量。如B'-96厘米B'/24=4厘米,其中2厘米為前肩沖量,還有2厘米就是前胸撇門量,其上浮值就是0.8厘米。如前肩沖量是4.5厘米,上浮值就為1厘米。
⑹ 女裝服裝內肩寬跟外肩寬怎麼測量
其實,內肩寬一般和前肩寬是差不多的,具體是這樣的:
總肩寬:由左肩端點通過第七頸椎點成弧線測量到右肩端點,具體是:沿著頸肩點順著攏起的肩線在外端,找到肩端骨再向外0.5厘米界定肩端點,並將兩肩端點做明顯的定位。
前肩寬:由右肩端點通過鎖骨上沿量至左肩端點為前肩寬
⑺ 文化式女裝原型後小肩斜線比前小肩余線長多少厘米
應該很少有書講原理的。 上圖是torso原型,這個原型和文化式原型差不多,只是比文化式原型長了一截。 文化式原型也稱扒皮原型,是像圖片中一樣直接在人體上得到的(搜集大量人體的數據得出來的平均值),而原型的公式是用得到的數據總結出來的規律,是固定值,所以要講什麼原理其實也沒辦法講。 我覺得文化式原型的公式類似於中國的比例法,舉一例:前領寬=B/24+3.4=6.9cm(原型法);前領寬=N/5-0.3=6.9cm(比例法)。他們的參照點不同,得出來的結果卻相近。所謂的公式並沒有什麼深奧的原理,只是為了方便製版,前人會總結出一些比較穩定的公式,這就是為什麼會有比例法,原型法,箱式原型,torso原型等等的這么多原型。 總結:那些公式只是經驗值,你記住一種原型的公式,還有千千萬萬種原型的公式,沒意義的事。由此可得:你可以直接記住原型(160/84)的結果,沒幾個數字,我和我的小夥伴都是這么記的。記住中碼是因為中碼用得比較多,其他碼數可以通過放碼得到。如果你想了解原理,先了解人體,服裝構成的依據不是某件衣服的數據和公式,而是人體。
⑻ 女裝兩個加的肩寬是多少厘米
這個沒有固定尺寸,看是什麼季節,什麼款式的服裝。
⑼ 那個在淘寶上的、女裝衣衣肩寬的尺寸是如何量的啊
肩寬一般指兩肩峰點(肩胛骨向外摸到肩峰外側緣中點)的距離,
衣服胸圍是90cm穿著者應該是84-86cm之間(指夏天的衣服)
⑽ 服裝紙樣里的肩斜要怎麼確實男裝和女裝的是多少
根據款式來定,比如貼身的肩斜就會大點,寬松的肩斜就會相對小點,一般前肩斜22°,後肩斜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