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Smpreme創始人憑什麼可以奪得CFDA男裝設計師大獎
你聽說了嗎?備受矚目的CFDA大獎公布了2018年度獎項的提名。詹姆斯·傑比亞被提名為年度最佳男設計師!是嗎?這是正確的。Supreme的創始人詹姆斯·傑比亞(James Jebbia)被公眾嘲笑為一個不能稱之為設計師的經理,他實際上獲得了CFDA的提名。這究竟怎麼了?
除此之外,僅僅在網上搜索頂級印花、開裂的油漆和領口是不夠的。雖然Supreme只是一個「街頭品牌」,但你可以看到嚴重的質量問題。
『貳』 世界十大名牌服飾都有哪些,其中最受歡迎的又是什麼
世界十大名牌有:香奈兒、路易威登、迪奧 、范思哲、普拉達、巴寶莉、高田賢三、紀梵希、華倫天奴 、鮑士 。
最受歡迎的是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是全世界最昂貴的品牌。設計上印有標志性印花,令人著迷並留下深刻印象。路易威登衣服使用最高質量的面料,產品包括箱包,珠寶,皮帶,鞋子和香水。路易威登於1854年由路易威登先生創立,現已發展成為時尚界的市場領導者,品牌價值高達281億美元。
一、香奈兒 GabrielleChanel:永遠的經典
香奈兒(CHANEL)),是由Gabrielle Chanel於1913年在法國巴黎創立的品牌,至今已有百年歷史。香奈兒時裝永遠有著高雅、簡潔、精美的風格,她善於突破傳統,早20世紀40年代就成功地將「五花大綁」的女裝推向簡單、舒適,這也許就是最早的現代休閑服。
九、華倫天奴 Valentino:永恆的優雅驚嘆號
Valentino,全球高級定製和高級成衣奢侈品品牌,產品包括:高級訂制服、成衣以及一系列配飾,包括手袋、皮鞋、小型皮具、腰帶、眼鏡、腕錶及香水。
十、鮑士 Hugo Boss:優雅的德式風格
Hugo Boss,是世界知名奢侈品牌,源於德國,主營男女服裝,香水,手錶,及其它配件。
『叄』 湯姆·福特明明是個設計師,為什麼被稱為「性感大師」
因為湯姆·福特的設計性感,所以湯姆·福特被人們稱為性感大師。全世界少女為他瘋狂,他是最性感的男人湯姆·福特。
他給模特搭配的妝容,也徹底改變了女性美妝歷史。
自然的Undone妝容、凌亂的bed-hair發型,人們發現原來漫不經心的隨意(當然是經過精心設計)一樣可以有范優雅。
直到今天,這種「睡不醒」造型,依然是流行的主旋律。
『肆』 世界奢侈品牌排行榜是怎樣的
世界奢侈品牌排行榜是路易威登、愛馬仕、古琦、香奈兒、阿瑪尼、巴寶利、芬迪、普拉達、迪奧、范思哲。
GUCCI古琦,1921年義大利奢侈品品牌。2011年品牌價值:87.6億美金(interbrand發布);74.5億美金(BrandZ發布)。GUCCI全球每天搜索量31萬次,位居奢侈品時裝類第三名。主營高級男女時裝、香水、包包皮具、鞋履、手錶、家居飾品、寵物用品等昂貴的奢侈品。
GUCCI古琦是時裝界唯一能與LVMH 集團抗衡的奢侈品集團。好萊塢影星奧黛麗·赫本及當時的美國第一夫人傑奎琳·肯尼迪 (Jackie Kennedy)。都經常用古琦 (Gucci) 手袋。2008年黃曉明成GUCCI首位亞洲代言人。GUCCI古琦設計風格:奢華、性感、誇耀、帶一絲絲搖滾味道。
『伍』 17世紀末18世紀初歐洲服裝史
一、巴羅克時期的社會背景和服裝文化
所謂「巴羅克」(baroque),意為不合常規,特指各種外形有瑕疵的珍珠。最初是一種藝術批評用語,指那些違反自然規律和古典藝術標準的做法。到19世紀末才用來表示17世紀出現的氣勢雄偉、生氣勃勃、富有動感、注重光和色彩效果的藝術樣式。在服裝史上,也把17世紀初到18世紀初這一個世紀間服裝文化的奇異變遷稱作「巴羅克時期」。
17世紀是歐洲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變革期,各王權和大小貴族。新興資產階級和封建君主勢力、民眾和資產階級、代表舊宗教的天主教和代表革新派的新教之間,在這個世紀展開了激烈的斗爭。舉世聞名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就發生在這個世紀的前半葉;荷蘭在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之後,率先建立了歐洲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經過一個世紀的反復斗爭,也終於步人資本主義社會。與其相對,法國則在這個世紀進一步強化了中央集權的專制政體。在這種動盪不安的社會變革過程中,王公貴族們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追求豪華,講究排場,成了表現權勢的社會性和政治性需求。大興土木建造宮殿和花園,舉辦大型的游園會、宴會,聽音樂、觀歌劇、贊助藝術創作,權貴們要麼玩弄權術,搞政治陰謀,要麼去追時髦的貴夫人,在這樣一個男性社會中,必然出現新奇怪異的藝術風格,這就是巴羅克風格產生和形成的時代背景。
就服裝文化來講,17世紀的前半葉,新興強國荷蘭領導著歐洲的潮流,而到了17世紀後半葉,法國的路易十四親政(1661-1715),他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推行重商主義政策,竭力鼓勵對外貿易,設立了享有特權的東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利凡特公司、北方公司等許多壟斷企業,積極採取措施發展民族工業,把麗絲、哥白林雙面掛毯及其他一些紡織產業作為國家企業加以保護和鼓勵,形成法國服裝產業的基礎;他調整國家稅收,改善交通,擴大殖民地,使法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取得了長足發展。與此同時,他自稱「太陽王」,揮霍無度,大興土木修造凡爾賽宮,開辟巨大的園林;他鼓勵藝術創作,大批建築家、畫家、雕刻家、園藝家和工藝家雲集巴黎。他指導人們如何吃、穿、住,以無盡無休的宴會、豪華的舞會、場面壯觀的狩獵活動、隨心所欲的賞賜來炫耀和顯示其無限的權威。為了向歐洲其它國家傳播法國服裝文化,這時出現了把巴黎時裝按等級做成原大或縮小的時裝偶人,裝入箱子,每個月運往歐洲其它王宮和城市,史稱「潘朵拉(pandora)盒子」。1672年創刊的雜志《麥爾克尤拉·嘎朗》把法國宮廷的新聞和時裝信息向公眾傳播,用銅版畫繪制的時裝版畫也在這時出現。這些都使法國成為新的流行中心,也就是從這時起,巴黎開始成為歐洲乃至世界時裝的發源地。
路易十四時代的男裝變化最有特色,過去被用作軍服的寬外衣『卡扎克」(casaque),到17世紀60-70年代逐漸從背縫和兩側收腰,在兩側擺處取褶,使下擺向外張開,後背縫在底擺處開衩,以便於騎馬。到17世紀80年代,這種衣長及膝的長外衣腰身更加合體,名稱也改為「究斯特科爾』(justaucorps),意為緊身合體的衣服。這就形成了19世紀中葉以前男裝的基本造型,也是現代男西服的始祖。現在男西服的許多穿著講究都可追溯到這種究斯特科爾上,如男西服的三件套形式就來自於這時的外衣(究斯特科爾)、中衣(貝斯特,veste,這時是與外衣造型一樣的長上衣,18世紀末變成無袖背心)和褲子(克尤羅特,culotte,褲長及膝下的半截褲)的組合;現在的單排扣西服穿時可以不系扣子的習慣也來自於究斯特科爾;與現代西服搭配的領帶也是與究斯特科爾一起誕生的。
17世紀後半葉的女裝也以奇特的造型,華麗的緞帶、麗絲和刺綉裝飾表現出巴羅克樣式的特徵。特別是為塑造理想的女性美,曾於16世紀流行過的緊身胸衣這時又一次回到女性身上。與此同時,從17世紀80年代起開始使用臀墊「巴斯爾」(bustle),把後臀部膨大化,外裙被捲起來集中放在後臀部,然後從這里垂下來形成拖裾。這種巴斯爾樣式在西洋服裝史上共出現過三次,這是第一次,18世紀未和19世紀末又再次流行。
二、洛可可時期的社會背景和服裝文化
歷史進人18世紀,西歐各國資產階級不斷發展,資本主義勢力逐漸增強,社會結構發生著深刻變化18世紀中葉,產生於英國的產業革命,大大加速了西歐資本主義的進程。在文化藝術方面,法國仍是西歐的中心。新興資產階級不斷積累財富,絕對主義的路易王朝漸漸失去活力,處於沒落的前夜。在上流社會,出現了與國王主宰的宮廷相對的資產階級的沙龍文化(salon,即「會客室」、「客廳」。指從17世紀起,西歐貴族、資產階級談論文學、藝術或政治問題的社交集會。18世紀這種集會在法國特別流行)。在這樣的沙龍中,人們只追求現世的幸福和官能的享樂,這使人們的感覺異常敏銳,從而形成了與巴羅克那莊重豪華、拘泥虛禮的宮廷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態,這就是著名的「洛可可樣式」。
洛可可(Rococo)一詞來自法語Rocaille,意為小石頭、小沙礫。作為藝術風格用語,起先指用貝殼和石頭修築起來的人工假山和岩洞,後來指具有貝殼紋樣曲線的裝飾主題。最初,這個詞是對18世紀室內裝飾和傢具樣式的批評用語,後來與巴羅克用語一樣,專指18 世紀法國大革命之前的文化樣式。其特點是室內裝飾和傢具造型上,到處都是凸起的貝殼紋樣曲線和茵苔葉形主題的組合,C形、S形和渦旋狀曲線紋飾婉蜒反復,牆壁與天花板、牆壁與牆壁、傢具的邊角和接縫等分割線都巧妙地用紋飾隱蔽起來,盡量避兔直線、直角的交叉和使用 。鍍金的富麗堂皇的青銅裝飾比比皆是,整個室內的色調是高明度、低純度,十分淡雅,白地上金色的曲線紋樣最為流行。並目打破了文藝復興以來左右對稱的模式,創造出一種非對稱的、富有動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纖細、輕巧、華麗、繁復的裝飾樣式。與巴羅克樣式那種洋溢著生氣、莊重的量感和尊大感的男性風格相對,表現出一種纖弱柔和、艷麗典雅的女性風格。
17世紀的巴羅克風格服裝是以男性為中心,以路易卜四的宮廷為舞台展開的奇特裝束,而18世紀的洛可可風格的服裝則是以女性為中心,以沙龍為舞台展開的優雅樣式。洛可可式的服裝文化從其發展過程上可分為三個階段:即1715-1730年從巴羅克向洛可可的過渡期,服裝上一面殘留著巴羅克的影子,一面向纖弱柔和的女性趣味發展;1730-1770年是洛可可服裝文化的鼎盛期;1770-1790年是洛可可文化的衰落期,服裝上出現許多轉變跡象,預示著新時代的到來。這時,各種新的服裝雜志陸續出版發行,逐漸取代過去的「潘朵拉盒子」,成為傳播流行的重要媒體。到18世紀80年代,受新古典主義風潮和英國自然主義影響,英國那質朴的時裝傳入法國,使進人窮途末路的洛可可樣式為之一變。但流行的根本轉變,還要藉助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風暴。
洛可可時期的女裝上又一次出現裙撐,這是繼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裙撐之後第二次使用裙撐來使女裝下半身膨大化的現象。這次的裙撐叫做「帕尼埃」(panier,意為行李筐、背籠),其造型前後扁平,左右橫寬,很像馬馱東西時的背籠,故得名。歷史卜,裙撐總是與緊身胸衣同時使用的,之所以要使裙子膨大化,就是出於使細腰更顯得纖細這個目的。而由於緊身胸衣的長期使用.女性軀干極度變形,這大大影響了女性的建康,甚至縮短了壽命。弱不禁風、嬌滴滴的姿態成了這個時代女性美的標志。
三、新古典主義時期的社會背景和服裝文化
18世紀末,法國封建制度極端腐朽,頑固地阻礙各種改革,嚴重地束縛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國王為首的第一等級(僧侶)、第二等級(貴族)與廣大的第三等級(資產階級、城市平民和農民)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終於在1789年爆發了推翻路易王朝的資產階級大革命,路易十六和皇後瑪麗·昂特娃耐特先後被送上斷頭台。大革命後,經過數年的混亂,1795年,法國進人督政府執政的第一共和制。1804年拿破崙稱帝,法國又進人第一帝政時代。拿破崙對內重整革命後的混亂局面,強化中央集權的國家機器,頒布了《拿破崙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鼓勵發展工商業,發展教育和科技事業。對外加緊擴張和侵略。雖然他用戰爭的形式把法國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帶到歐洲各地,嚴重地動搖了歐洲的封建統治基礎,但他的專制統治也破壞了法國人民在革命中爭得的自由,激起法國人民的不滿,同時義侵犯了各國的獨立,招來了全歐洲的敵意。1814年,反法聯軍攻進巴黎,拿破崙帝政結束。第一帝政雖然從此結束,但帝政時代形成的服裝樣式,特別是女裝樣式,一直延續到19世紀20年代中期。
另外,自18世紀中葉起,由於義大利、希臘和小亞細亞地區古代遺址的發現、勘察和考古研究的興起,引起人們對古典文化的興趣,這就出現了新古典主義思潮。這種思潮與英國的自然主義相呼應,對法國大革命後人們的思想、文化以及生活方式影響很大。因此,在服裝史上也把1789年到19世紀20年代中期這一段歷史稱作新古典主義時期。
以自由、平等、博愛為口號的法國大革命的風暴,一夜之間改變了文藝復興以來三百年間形成的貴族生活方式,一掃路易宮廷的豪奢惡習和貴族特權,摒棄了繁復的人工裝飾,過去那以絢爛的貴族男性時裝為流行的主要角色的歷史,與法國絕對主義王制的覆滅一起打上了休上符。從此以後,一直到現在,一提起「時裝」(mode)就單指女裝的流行。總之,革命後的男女裝最為顯著的變化就是簡朴和古典風尚。人們以健康、自然的古希臘服裝文化為典範,追求古典的、自然的純粹形態。特別是女裝,造型極為簡練樸素,與裝飾過剩,嬌揉造作的洛可可風格形成強烈的對比。這是一種用白色細棉布製作的襯裙式連衣裙。其造型特點是把腰線提高到乳房底下,胸部內側做成兼有乳罩作用的護胸層,袖子很短,袖型多為泡泡袖,玉臂裸露,作為彌補,長及肘部以上的長手套登場。裙子很長,柔和、優美的垂褶自高腰身處一直垂到地上,而且這種長裙越來越長,以至使女士們行走時不得不用手提著裙子,這種優雅的姿態也是一種流行。這時流行的面料是來自英國的薄如蟬翼的白色細棉布,自1760年以來,英國的產業革命使其紡織技術有了顯著發展,利用從印度進口的棉花,生產出高紗支的細棉布和紗、羅等薄形棉織物。在古典主義思潮的影響下,這種薄形棉織物取代了過去那華美的絲織物。在樸素的襯裙式女裝流行的同時,為了增加美感,也是出於禦寒之需要,女士們喜用各種顏色的披肩來裝飾自己,其中法國中部的蒂勒市出產的經編絹網(六角形網眼紗)最為常用。因此,這種絹網織物也就用其產地名來命名為「蒂勒」(tulle)。從1798年起,人們又時興使用印度產的開士米披肩,這是用印度北部的克什米爾山羊絨製成的精紡織物,其優越的保暖性能和輕軟柔和的手感深受當時貴婦們青睞。
1804年,拿破崙稱帝後,他非常崇拜古羅馬文化,為了盡快恢復國力,他採用鼓勵奢華來推動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大興土木營造宮殿,復興絲綢。天鵝絨和麗絲等紡織工業,獎勵工藝美術事業;另一方面,在著裝上追求華美的貴族趣味,他讓畫家為自己設計禮服,不許上層女性在同一場合穿同樣的衣服,這使法國宮廷掀起一股豪奢風潮,同時期的英國以及歐洲其他諸國都望塵莫及,只好盲目迫隨。這種著裝風習的確促進了法國紡織業和服裝業的發展,給當時許多手工業者提供了就業機會。但帝政時代的女裝仍是高腰身的造型,從1804年起,裙長變短,一般長及地面,下擺開始變寬,並出現褶飾、飛邊和麗絲做的邊飾,使用的面料也由薄形細棉布改為較厚的緞子等絲織物。這種樣式在歷史上稱作「帝政樣式」(Empirestyle).帝政末期,曾在大革命後一度摒棄的緊身胸衣又悄然回到女性身上,女裝上的裝飾越來越多。拿破崙失敗後,隨著舊貴族勢力的東山再起,女裝再次向華美的裝飾過剩的重裝方向發展,向浪漫主義時代過渡。
四、浪漫主義時期的社會背景和服裝文化
拿破崙帝國覆滅後,一直到1830年法國的7月革命這段時間,以法國為首,歐洲所有國家的反動勢力卷土重來,權力重新回到舊貴族手中。1814年回到王位上的路易十八於1824年逝世,極端反動的查理十世繼位,在法國瘋狂地推行封建專制政策。但歷史的車輪不可逆轉,反動的政治並沒能阻擋以工商業為中心的資本主義的發展,兩者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終於爆發了1830年的7月革命。一些自由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組成的燒炭黨人和工人、手工業者一起,用暴力推翻了復辟的波旁王朝,政權落到資產階級自由派手裡,資產階級君主制在法國確立。7月革命在歐洲掀起了一陣風暴,橫過比利時、義大利半島、德國和波蘭,又一次震撼和動搖了歐洲的封建復辟勢力。雖然7月革命使法國擺脫了世襲貴族的壓迫,卻又一次淪於以「錢袋子國王」路易·菲力普為代表的金融貴族的統治之下,最後導致 1848年以推翻金融貴族,實現民主為目的的巴黎2月革命,粉碎了資產階級保留立憲君主制的陰謀,成立了法國歷史上的第二共和制。後來經1848年的 6月革命,由於路易·波拿巴政變,法國又於1852年進人拿破崙三世的第二帝政時代。
在這種政治風雲變幻的歷史時期,夢想資本主義無限發展的資產階級的浪漫主義和企圖向貴族時代復辟的反動的浪漫主義混合在一起,形成這個時期獨特的社會風潮。由於長期戰爭,法國財政極其匿乏,人們心底彌漫著一種不安情緒,因此,許多人缺乏上進心,反對古典主義和合理主義,逃避現實,憧憬富有詩意的空想世界,傾向於主觀的情緒,強調感情的優越,以中世紀文化的復活為理想。這種思潮無論在文學、藝術,還是在服裝上都有明顯表現。特別是女性,為了強調女性特徵和教養,社交界的女士們經常揣著懷中葯,手裡拿著手絹斯文地擦拭眼淚或文雅地遮在嘴上,故作纖弱、婀娜的嬌態,好像是久病未愈,弱不禁風。與之相應地,女裝也創造出一種充滿幻想色彩的典雅氣氛。甚至男裝也受其影響,出現收細腰身的造型。因此,服裝史上把1825-1850年這一段歷史稱作浪漫主義時代。
『陸』 GGCC算不算世界名牌
GGCC屬於國內知名品牌,主要做的是品牌鞋業。
GGCC鞋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男女鞋開發設計與生產。各類皮鞋,做工精細、質量上乘,緊跟時代潮流,每一雙都是名師設計,歷經智能化、優質高效生產及嚴格的質量檢測後方得以問世的精心之作。將以優良的品質、越的服務、適中的價格來贏得每一位顧客的認可。
GGCC是國內一家女鞋品牌。GGCC是屬於廣州星奇貿易有限公司旗下的女鞋品牌。GGCC是有精緻化生活傾向的都市女性的品牌。
產品風格含有日韓混搭與歐式風格的融合設計。目前,GGCC品牌已在北京、上海、東三省、河南、山西、江蘇、浙江、湖南、廣東、四川等地開設上百家店鋪。
(6)男裝設計師御味2018年夏季擴展閱讀:
奢侈品牌服裝:
1、香奈爾Chanel
香奈兒(CHANEL),是由Gabrielle Chanel於1913年在法國巴黎創立的品牌,至今已有百年歷史。香奈兒時裝永遠有著高雅、簡潔、精美的風格,她善於突破傳統,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成功地將「五花大綁」的女裝推向簡單、舒適,這也許就是最早的現代休閑服。
香奈兒的產品種類繁多,有服裝、珠寶飾品及其配件、化妝品、香水,每一種產品都聞名遐邇,特別是她的香水與時裝。香奈兒一生都沒有結婚,她創造偉大的時尚帝國,同時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其本身就是女性自主最佳典範,也是最懂得感情樂趣的新時代女性。
2、路易•威登Louis_Vuitton
路易威登於1854年成立於法國巴黎,從皇室御用到頂級工藝作坊,路易威登的種種經典設計順應了旅行歷史的重要發展。
1896年路易·威登Monogram帆布首次面世,宣告了品牌的時尚面貌,其獨有的創意也成為其經典象徵;隨著游輪旅行的風靡,1901年推出Steamer旅行袋,標志旅行軟袋時代正式來臨。
1924年的Keepall旅行袋,改變了旅行的重量與打包方式,使得短途即興的出行更為輕松優雅;1997年,隨著藝術總監 Marc Jacobs的加入,路易威登將其精湛工藝及獨有奢華延伸至時裝、鞋履、腕錶、配飾及珠寶精品,為顧客在法式傳統中融入了時尚的色彩。
3、迪奧Dior
克里斯汀·迪奧,簡稱迪奧,是法國著名時尚消費品牌。亦為全球高級時尚品牌控股公司,LVMH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的子公司路威酩軒集團,是一法國酒業與高價奢侈品製造集團。LVMHGroup握有 Dior 42.38% 的普通股及 59.3% 的表決權。
迪奧公司由法國時裝設計師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1905年1月21日-1957年10月24日)創立,總部設在巴黎。主要經營女裝、男裝、首飾、香水、化妝品、童裝等高檔消費品。其男裝品牌現已獨立為迪奧男裝。
4、范思哲(Gianni Versace)。
范思哲(VERSACE),1978年誕生於義大利,由義大利設計師Gianni Versace與兄弟Santo及妹妹Donatella創立。2018年年末,Versace范思哲被美國輕奢集團Michael Kors(後更名為Capri控股)收入麾下,成為該集團旗下品牌。
范思哲經營服飾、香水、眼鏡、領帶、皮件、包袋、瓷器、玻璃器皿、絲巾、羽絨製品、傢具產品等。品牌標志是神話中的蛇發女妖美杜莎(Mesa),代表著致命的吸引力。來自義大利的奢侈品牌范思哲創造了一個獨特的時尚帝國,代表著一個品牌家族,它的時尚產品統領了生活的每個領域,其設計風格鮮明,美感獨特。
參考資料來源:
人民網-中國品牌邁向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