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進產房都要准備些什麼
媽媽需要的: 1.你的身份證,醫保證,准生證,錢。 2.產婦衛生巾。長一點的,透氣的,產後會有殘余的東西流出來。 3.內褲。一次性的比較好,省的家人幫你洗來洗去的,也方便醫生給你做檢查。 4.襪子。雖然是夏天,但也要穿。透氣要好,棉的。 5.帽子。你出院的時候誰知道有沒有風,備一頂的好,產婦不要受風。 6.長袖的外套。不要太厚,其實我覺得不需要,但是家裡有老人的就很希望你穿.... 7.干凈的毛巾。你和寶寶都能用到,寶寶的最好是專用的,他的小臉比較嫩,呵呵。 8.喝水的杯子,吸管。如果你不方便起床的話,吸管就能派上用場了。 9.其他就看你的需要了。 寶寶用的: 1.寶寶喝奶用的奶瓶,小包裝奶粉。奶瓶一大一小,生產完頭兩天可能沒有奶水,就要給寶寶喝奶粉,但不要准備太多。你要是奶水充足,之後寶寶就不需要喝奶粉了。刨婦產的話也要等3天左右才能給寶寶喝你的奶水。 2.寶寶浴巾。寶寶洗完澡給寶寶擦身體用。出院的時候還可以包住寶寶不讓他被吹或者被太陽曬。 3.寶寶小衣服。備個2.3套,具體看你的住院時間長短了。 4.尿片,尿布。多備點吧,小寶寶都是能吃能睡能拉的。 5.爽身粉。這個主要針對夏天出生的寶寶,醫院裡面不會讓孕婦吹空調的,所以也苦了寶寶,買那種不含滑石粉的哦~~~ 其他的東西你能想到的就備著,沒有再去買就比較麻煩,我也是8月底的,這些就差不多了。
② 穿肚兜是否要穿文胸,如果要怎麼穿
穿肚兜的話,就不用穿文胸了,帶個乳貼就行了
常見的肚兜就是八角狀或者橢圓狀,利用邊角料拼縫而成,左右對稱的二三層以上厚布料,表面用幾十塊三角形小布片拼接而成,其上邊角部縫有長布帶子以供吊掛於脖子上,兩側邊角也有帶子供圍到腰背扣綁。其實肚兜的穿戴十分簡單
肚兜又稱「抹胸」,是中國傳統服飾中護胸腹的貼身內衣,形狀多為正方形或長方形,對角設計,上角裁去,成凹狀淺半圓形,下角有的呈尖形,有的呈圓弧形。
肚兜(dù dōu ),古稱兜肚,上面用布帶系在脖頸上,下面兩邊有帶子系於腰間。關於肚兜的名稱,歷代皆有不同。除了肚兜,還有抹胸、抹肚、抹腹、裹肚、兜兜、兜子、訶子、衵服等稱謂。
肚兜的藝術以刺綉為主,也有貼補花紋的。由於它包括縫、綉、剪裁、造型及色彩構成,所以肚兜屬於民間婦女藝術中的綜合表現部分。婦女只為情人、丈夫或兒子綉肚兜;她們自用的肚兜一般只以純色(多為紅色)布料做成,略加花邊裝飾而已。綉給情人的肚兜多以戲曲、神話、傳說中之愛情故事為題材以示意;為兒童綉的則以虎、虎吃五毒、蓮(連)生貴子等護生、繁衍主題為內容。肚兜、虎頭鞋、虎頭帽、虎形圍嘴、各種神靈的護生耳枕和布玩具,構成了圍繞生命生殖繁衍主題的配套藝術表現。也可以說是圍繞新生命的成長,或者說是圍繞人生三大禮儀——生、婚、喪中第一個大項目而創作,在民間藝術中形成特殊的領域,很值得繼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