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品牌 > 宋朝的男子帽子有什麼講究

宋朝的男子帽子有什麼講究

發布時間:2021-07-25 17:06:50

① 急求!!宋朝男子服裝和配飾

宋代的服裝,其服色、服式多承襲唐代,只是與傳統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給人的感覺是恢復中國的風格。

宋朝時侯的服飾宋朝的男裝大體上沿襲唐代樣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領或圓領的長袍,做事的時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帶上,衣服是黑白兩種顏色。

當時退休的官員、士大夫多穿一種叫做「直掇」的對襟長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領口、衫角都鑲有黑邊,頭上再戴一頂方桶形的帽子,叫做「東坡巾」。

宋代的女裝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長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對襟的長袖小褙子,很像現在的背心,褙子的領口和前襟,都綉上漂亮的花邊。

男服服飾:

冕服:宋朝開始減少冕服的種類,大典禮穿非冕服的情形,就經常出現。

朝服:宋代在勁下加上特別的裝飾謂之「方心曲領」。

公服:宋代以常服為公服。

女服服飾:

禮服:其服色大致與唐代相同。

常服:均以大袖上衣,長裙、霞帔為常服。
(在網上圖片不能發,不過你可以到網路圖片上查)

② 古代男子為啥都喜歡戴帽子關於帽子的禮儀都有哪些

帽子對於現代人來說,雖然滿大街都是很常見,但主要功能就是裝飾品,可有可無,有時候的作用就是防曬、遮住沒洗頭而已,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但是在古代,帽子可不是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可有可無的穿搭,還儼然已經成為一種風潮,是人人必備的物件,是體現“禮的象徵”。

在早期的古羅馬,帽子甚至成為合法公民的象徵,可見頭部飾品的重要性。而在古時候的中國,帽子就有了更深一層的意義,它除了裝飾作用,又能遮風擋雨防曬之外,更多的時候都是為了輔佐其它意義而出現的。

春秋戰國時期,華夏子女在觀念上有了新一層的增進,雖然貴族階級社會還是很嚴重,但是對於當時的風氣而言,“禮”的重要性,最終成就了帽子在中國粉墨登場。都知道中國男子在二十歲的時候需要舉行冠禮,就要戴帽子,表示自己成年了,那帽子究竟對古人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一、 帽子的發展

“冠者禮之始也。”——《禮記》

帽子的重要性,從中國古代成語中也能體現,比如衣冠楚楚、華冠麗服、怒發沖冠。這其中的冠字就是帽子的意思,當然有時候也可以充當頭名的意思,但大多數時候,冠就是帽子的意思。

帽子的種類發展大致就如上,雖然每個時代流行的帽子款式不一樣,但是官員們、在乎禮的男子們,生活中幾乎都會佩戴帽子。帽子從周朝開始流行,一直璀璨到清朝,是社會風尚的標志物,不得不說影響力之遠。

最後,帽子作為一種服飾,一直以來都被我國各個朝代作為“禮”而推廣,在周朝之後,帽子的實質意義就不完全是一種裝飾品了,更多時候帽子充當的是社交、地位、意義。

除此之外,帽子的功能變化,是在宋朝以後,才有了各式各樣,防曬、抵禦寒冬、裝飾性足的帽子出現。在不斷地文化傳承中,帽子儼然成為中國古人們的裝束規范,禮儀標准,源遠流長至今。

從覆滿神秘色彩的陶盆到“冠禮”的推崇,帽子在歷史片段上就一直佔有著獨屬於自己的發展片段,更有著別樣的意義。

在後代的不斷改良中,那一塊披在肩膀上擦拭汗水的毛巾,最終形成頭頂上的四角、草帽等多種樣式,帽子也星光熠熠的在歷史上,成為歷史文化里獨特的一員。

③ 在古代,成年男子戴帽子有何講究

在古代,成年男子戴帽子有講究:01.冠禮以後才能戴,正常成年男子都要戴帽子。02.根據身份地位來戴,不同場合帽子也要有區別。

帽子本來只是在勞動的時候用來擦汗,防止天氣對身體的冷熱影響,後期慢慢從頸部挪到了頭上。帽子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樣子多種多樣,用來保護重要的頭腦。當時的冠、冕、巾等,都是古代帽子的種類。


帽子最大的改變來自於軍事方面的時候,為了保暖而等功能而不斷蛻變。現代的帽子已經成了一種時尚,可戴可不戴。

④ 宋人佩戴冠帽子有哪些講究

隋唐以來,裝飾在官員腰帶上的佩魚,是區分官品級別的標志。隋開皇年間,京官五品以上,始有佩魚符的做法。唐代承裘下來,用三寸長短的魚形符飾,作為中央政府與地方官員的聯絡憑。佩魚有金銀銅等材質。唐代規定五品以上官員盛放魚符,都發給魚袋,使用時系佩腰間。與魚符相同,魚袋也有金銀等不同裝飾。佩魚袋者亡正歿後,必須將魚袋上交朝廷。宋代不用魚符,僅用魚袋為飾。 宋人葉夢得回憶自己小時候見到父親燕居會見賓客之時,為了使戴帽之時不弄亂裡面的頭發,需要在戴帽子之前用布帛作橫幅把頭發束好,人們往往把這種裝束稱為額子。額子不能再正式場合露出來,否則就會被別人視為缺乏教養,是極為失禮的表現。 針對世風大壞,古禮廢馳,南宋朱熹對禮儀進行了改革,成年禮也不例外,希望以此復古禮。根據朱熹的建議,保留了先秦時期的三加冠之禮,但儀式有所省簡,著裝的要求也有所變更:例如,初如緇布冠,服深衣、大帶、納履,再加之時,配皂衫、革帶、系鞋,三加之時,穿公、革帶、納靴。朱熹的建議最終被南宋朝廷所接受。

⑤ 宋朝的官員服飾有什麼講究

精彩

⑥ 南宋所戴的帽子怎樣稱呼宋朝的男人們頭上

襆頭
亦名折上巾.又名軟裹.一種包頭的軟巾.相傳始於北周武帝.始名帕頭,至唐始稱為襆頭.初以紗羅為之,後因其軟而不挺,乃用桐木片作一山子衫在紗內,使頂高起.裹襆頭時除在額前打兩結外,又在腦後紮成兩腳,自然下垂.後取消前面的結,又用銅、鐵絲為干,將軟腳撐起,成為硬腳.唐時皇帝所用襆頭硬腳上曲,人臣則下垂.五代漸趨平直.至宋,襆頭以藤織草巾子作里,用紗作表,再塗以漆,稱為「襆頭帽子」,可以隨意脫戴.其式樣有直角

⑦ 宋朝的帽子是什麼樣官的順序是從大到小怎麼排列

宋朝官帽有兩種,高級別官員戴直腳襆頭,低級別官員戴交腳襆頭。
從宋朝開始,官員穿朝服,必戴方心圓領。宋朝的常服繼承了唐朝的衣式,靠顏色區別品級。宋朝官服中變化最大的是襆頭。
唐朝的軟襆頭在宋朝變成了硬胎硬腳的一種帽子,有了固定的形狀。胎架用鐵絲和竹篾製成,外面罩漆紗。官員最常戴的是直腳襆頭。至於低級吏員和皂隸,服裝較為簡單,衣裾較短,衣袖較窄,戴的多是交腳襆頭。

⑧ 北宋公服中男子頭上的帽子叫什麼

襆頭,又名折上巾、軟裹,是一種包裹頭部的紗羅軟巾。因襆頭所用紗羅通常為青黑色,也稱「烏紗」,俗稱為「烏紗帽」。襆頭是中國隋唐時期男子的普遍服飾。

襆頭系在腦後的兩根帶子,稱為襆頭腳,開始稱為「垂腳」或「軟腳」。後來兩根垂在腦後的帶子加長,打結後可作裝飾,稱為「長腳羅襆頭」。

參考文獻:網頁鏈接

⑨ 宋朝的男子,為何喜歡頭上戴花,是愛美還是有講究

在《水滸傳》中,大家可以看到,西門慶總是頭上插一朵花。很多人不禁會想,這個西門慶也太臭美了,竟然像女子一般頭上戴花。但其實看過小說的都會知道,除了西門慶以外,甚至有許多好漢也喜歡頭上戴花。

就好比阮小五一出場,便“鬢邊插朵石榴花”;浪子燕青是“鬢畔常簪四季花”;病關索楊雄則“鬢邊愛插翠芙蓉”等等。連這些好漢都熱衷於頭上戴花,由此可見,宋朝的男子,真的都很喜歡這樣做。那麼他們為何喜歡頭上戴花呢,是愛美還是有講究?

其實花卉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有著獨特地位,因為花不僅擁有綻放時的美麗身影,還會散發誘人的香氣,讓人一聞就覺得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在古代,不少文人墨客,都喜歡將花寫進作品中,或寄寓相思,或表達祝福,或言明志向。

由於花開了四朵,所以韓琦又邀請了州黔轄諸司使前來,誰知他恰好身體不適,韓琦就請了在大理寺供職的陳升之來觀賞。賞完花之後,韓琦剪下四朵“金腰帶”,分別插在每人頭上。說來也奇怪,最後這四人竟然都先後做了宰相,故而流傳出“四相簪花”的故事。

出了這么一件事,便更加為戴花增添祥瑞之兆,而且朝廷並未規定,只有達官貴族才能戴花,因此民間紛紛效仿。到了後來,不管是販夫走卒,還是優伶歌妓,都開始爭相戴花。

甚至連囚犯刑滿釋放,都要跪在地上,等待獄卒來給他們戴花。《夢粱錄》就有記載:

“以見禁杖罪之囚,衣褐衣,荷花枷,以獄卒簪花跪伏門下,傳旨釋放。”

因此從現代的眼光來看,男子頭上戴花似乎有些別扭,但是在宋朝,這只不過是一種社會風俗罷了。當時男子戴花,並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反而還會藉此來吸引別人的注意。而大臣頭上戴花,則是一種榮耀的象徵。

據《宋史·輿服志》記載,宋徽宗每次外出回宮,都是“御裹小帽,簪花,乘馬”。而下面的大臣為了拍皇帝馬屁,可想戴花的人有多少。甚至遼國聽說後,都開始有樣學樣,當宋朝使臣來到遼國,皇帝都是先賜一朵花,可見當時有多盛行。

⑩ 唐宋明三朝男子的帽子有什麼區別

官帽有明顯區別,唐朝的長耳朵是耷拉著的,宋朝的是平躺的,明朝的是豎立的

與宋朝的男子帽子有什麼講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白襯衫搭配風衣圖片女 瀏覽:565
旗袍如意風尺碼3尺8 瀏覽:119
冬季格格瘦腿褲子 瀏覽:876
燈籠袖襯衫女十大品牌排行榜 瀏覽:616
樂鯊童裝貴嗎怎麼樣 瀏覽:258
保定市各高中校服 瀏覽:602
熙熙童裝網購 瀏覽:853
穿校服體罰 瀏覽:699
屁股小穿褲子好看圖片大全 瀏覽:412
粗線打圍巾多少針 瀏覽:265
旗袍冬旗袍冬長款 瀏覽:102
怎樣走旗袍模特步 瀏覽:257
秋冬女裝新款皮草廠家 瀏覽:194
類似校服的運動褲 瀏覽:993
蝙蝠俠外套多少錢 瀏覽:527
老官童裝怎麼樣 瀏覽:474
古色女裝批發拿貨 瀏覽:379
普希爾童裝 瀏覽:638
大碼女裝中長款棒球服棉衣 瀏覽:919
沭陽華沖高級中學校服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