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how
940
B. 這是什麼男裝品牌
我知道你說的是哪個了——G-RSAGA,源於丹麥,一直堅守時尚潮流主義,完美詮釋了當代都市青年的生活思維方式。G-RSAGA為所有生活在大都市獨立、自由、創新、追求時尚和品質的現代男性而設計。G-RSAGA的定位是年齡在25-35歲,接受時尚文化,愛打扮和懂得打扮的時尚男性。
C. 男裝品牌大全-
男裝品牌大全:CERRUTI(義大利)、AMURS* ACTIVE(巴黎)、ARMANI(義大利)、Calvin klein(美國)、BURBERRY(英國)
BURBERRY(英國)——起源於防水布的純正英倫品牌
BURBERRY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6世紀,1909年, BURBERRY確定了統一商標:盾牌象徵著「保護」;武士手持旗幟上的「 Dorsum」是拉丁語,意思是前進。
BURBERRY以前一直是個較為實用的牌子,在維多利亞後期和愛德華七世初期,幾乎為所有戶外運動生產專門的防水服和獵裝。後來,該品牌成功轉型為時尚品牌,帶有濃郁蘇格蘭風情的格子圖案於1924年注冊成商標,成為其代名詞。
D. 中國男裝品牌前十名都是哪些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一位:勁霸男裝
勁霸男裝專注茄克35年,它用獨特設計終結了茄克的單調,從而成為中國高級時尚茄克領先者,同時引領茄克及配套服飾的研發設計,讓休閑裝更時尚。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二位:柒牌男裝
柒牌集團始終堅持「創享中華時尚演繹美好人生」的企業使命,以「柒牌男裝比肩世界,中華立領風行天下」為企業願景,秉承「以客戶為中心,誠信感恩、創新馭變、拼博進取、協同共贏」的價值理念,演繹柒牌「比肩世界男裝」的品牌形象。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三位:才子男裝
才子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83年,坐落於福建莆田,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服裝公司,涉及襯衫、西服、夾克、T恤、毛衫、西褲、休閑褲等全系列產品,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擁有2000多家專賣店。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四位:七匹狼男裝
七匹狼品牌創立於 1990年,是中國男裝行業開創性品牌,恪守「用時尚傳承經典,讓品牌激勵人生」的企業使命,在立足於對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積極挖掘的同時,將西方流行時尚元素融於自身設計理念,並致力於推動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創意產業的契合。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五位:利郎男裝
利郎集團,由王氏三兄弟——王冬星、王良星、王聰星始創於1987年,於國內首倡「商務休閑」男裝概念,經過20多年探索,已發展成為集設計、產品開發、生產、營銷於一體的中國商務男裝領軍品牌。現公司旗下擁有品牌:利郎LILANZ、子品牌L2。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六位:九牧王男裝
九牧王男裝集面料版型工藝為一體、理性、質感、嚴謹、做工精細,注重細節及每一道工序,品質完美。有設計感、講究搭配、版型合體、國際化、流行、現代,是一種紳士個性的表達。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七位:太子龍男裝
在男性族群新文化的進程中,升華自己的性格魅力和人生涵義,這種將21世紀中國男性自信與豪放的個性、深刻而博大的人文精神進行全面地詮釋的舉措,「太子龍「品牌文化匯入了「龍」的精神和「龍」理念中,取得了中國男性群體時尚消費生活的代言人地位。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八位:虎都男裝
虎都(中國)服飾有限公司系香港虎都集團在中國泉州獨資興辦的一家國內知名大型服裝企業,注冊資金一億港元,虎都工業園佔地面積100多畝,建築面積近15萬平方米,融合古典美與現代美的秦漢建築風格,現代先進的內飾,大氣天成,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西褲生產基地以及五大男裝生產基地之一。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九位:雅戈爾男裝
在品牌發展過程中,雅戈爾集團提出了「堅定、提升、發展」的方針,在充分發掘區域市場的前提下,加速品牌高相關度市場的多元化計劃實施,形成核心品牌結構,採取多渠道或多形式的品牌運作方法和策略,推進品牌國際化。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十位:波司登男裝
波司登男裝作為波司登品牌延伸重點項目之一,自2004年面世以來,在競爭激烈的男裝市場中起跑迅速。目前波司登男裝已經在全國建立了包括直營專賣店在內的營銷終端近1000家,銷售網路覆蓋全國。
E. 誰知道關於POLO這個品牌的文化
聖塔芭芭拉(SANTA BARBARA)是一座位於美國加州洛杉磯附近的風光綺麗、氣候宜人的海濱城市。那裡是休閑、旅遊、度假的天堂,被譽為「美國的地中海風光聖地」。晴朗的天空、碧藍的大海、金色的沙灘、油綠的草地、婆娑的樹影、白色的房子。人們牽手漫步、依偎低喃、閑聊品飲、懶卧酣憩……,完全是一幅典型的加州休閑生活方式(A California Casual Lifestyle)的風景。
歷史悠久的馬球俱樂部
聖塔芭芭拉更是以匯集了眾多高尚的休閑和運動的俱樂部而聞名,聖塔芭芭拉馬球俱樂部(SANTA BARBARA POLO & RACQUET CLUB)便是其中之一 ,它成立於1910年,具有悠久的歷史,是豪門權貴、政界要人、社會名流進行馬球競技、社交聚會的場所。聖塔芭芭拉馬球俱樂部的歷史代表著美國的馬球史,並當之無愧地榮獲了「加州最古老的馬球俱樂部」、「太平洋海岸最受歡迎的馬球俱樂部」、以及「全美夏季馬球首都」等多種美譽。
聖大保羅---最具馬球精神的品牌
以聖塔芭芭拉馬球俱樂部的徽標為商標的國際知名服飾品牌——「聖大保羅」正是從這里誕生的。聖大保羅品牌一貫秉承著馬球運動的積極進取、全力以赴、協調一致、奮發不懈的精神,依託著悠久的品牌文化和自身高貴、經典的氣質,經過眾多名師多年來的精心雕琢,將其刻畫成為一種款式經典、風格簡潔、令穿著者充滿自信和活力的服飾,「聖大保羅」已成為了當今紳士休閑服的代名詞。
也許您並不知道,我們經常穿著的T恤衫就是源於馬球運動的著裝--馬球衫,它的英文名字叫做「POLO SHIRT」。馬球運動是一項非常高貴的運動,因此令馬球衫也被賦予了同樣高貴的氣質。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能夠保留至今繼續穿著的服裝款式屈指可數,而馬球衫正是憑借著其經典的款式,由一款專項運動的著裝,演化成為我們今天最常穿著的服裝款式之一。聖大保羅作為源自馬球俱樂部的品牌,深得其品牌精髓,在固守馬球衫經典款式的同時,以更豐富的色彩和面料不斷延伸其穿著領域,成為了推動馬球衫文化的典範,被譽為「最具馬球精神的品牌」。
步入二十一世紀,「聖大保羅」更將其服飾設計理念提高到一個全新的境界——讓心底的感覺演化為可以表現自我的真實服裝(Sensation Becomes Presentable Realistic Clothing ),使得著裝也充滿了哲學的意味。
F. 世界十大男裝品牌是哪些
世界十大男裝品牌是:Canali、Ferragamo、Ermenegildo Zegna、Armani、Brioni、HERMÈS、Gucci、Prada、Chanel、Versace。
1、Ermenegildo Zegna
傑尼亞集團是男裝品牌,也是義大利品牌之一。 始創於1910年最著名的是剪裁一流的西裝,亦庄亦諧的風格令許多成功男士對傑尼亞 (Zegna) 鍾愛有加。多年來,傑尼亞 (Zegna) 品牌一直是眾多社會名流所青睞的對象,傑尼亞 (Zegna) 不追求新奇的款式和華麗的色彩,以其完美無瑕、剪裁適宜、優雅、古樸的個性化風格風靡全球。
3、Versace
范思哲公司(Gianni Versace S.p.A)是著名的義大利服裝公司,由詹尼·范思哲於1978年創立。詹尼·范思哲逝世後,公司由其妹妹多納泰拉·范思哲接手。其品牌標志是神話中的蛇發女妖美杜莎(Mesa),代表著致命的吸引力。
創立於1978年,品牌標志是神話中的蛇妖美杜莎(Mesa),代表著致命的吸引力。范思哲的設計風格非常鮮明,獨特的美感、極強的先鋒藝術表徵讓他風靡全球,他強調快樂與性感,領口常開到鎖骨以下,拮取了古典貴族風格的豪華、奢麗,又能充分考慮穿著舒適及恰當的顯示體型。
G. 世界頂級男裝品牌有哪些
世界頂級男裝品牌有:
1.Giorgio Armani
范思哲的設計風格非常鮮明,品牌標志是神話中的蛇妖美杜莎,代表著知名的吸引力,他強調快樂和性感,巧妙的將古典貴族風格的豪華和舒適度聯合在了一起。范思哲善於用高貴豪華的面料進行斜裁方式增加穿著時的舒適度,經常是皇室貴族和明星的摯愛。
H. 傑尼亞的品牌文化
退一步,是價格優勢的喪失;進一步,是高貴血統的稀釋。該和中國製造保持怎樣的距離,成為了傑尼亞反復掂量的命題。
中國人竟然不接受在中國製造的奢侈品,這讓Giorgio Delpiano感到很困惑。他是傑尼亞(Ermenegildo Zegna)公司常務董事、全球戰略聯盟CEO。
「中國產的傑尼亞在中國市場的接受程度竟然比歐美市場還要低,既有義大利的設計,又能支持本土製造,價格也更加合理,我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他說。 事實上,他應該知道,他所供職的這家義大利頂級男裝品牌售賣的不僅僅是設計、質地和工藝,還意味著品味和身份。
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定製一套手工傑尼亞全球限量版西服需要13萬元人民幣。工匠們精紡的是12到13微米的羊毛,製成品用肉眼看來甚至比絲綢還要細密。面料對氣候有要求,需要遠赴瑞士加工。義大利頂級技師量體裁製,就連紐扣都是獸類最堅硬的角質做成的。整個製作流程長達50天。
家業百年,義大利小鎮上的祖孫三代都為自己做手工,則是傑尼亞時常提及的文化部分。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法國前總統密特朗、英國王子查爾斯等都曾在公開場合以傑尼亞示人,這是能夠吸引媒體的軼事。
傑尼亞就這樣與「高貴」扯上了關系,和傑尼亞合資成立了夏夢·意傑服飾有限公司的溫州商人陳孝祥說:「在中國40%到50%的顧客購買傑尼亞西裝是為了當作禮物送人。」
在中國的新富階層的概念中,要表現自己非凡的品味與身份,「義大利原產」和「傑尼亞」兩個符號缺一不可。而「中國製造」顯然於這種品味和身份的表述有損無益—這四個字更容易讓人想起廉價的鞋帽和內衣。《環球奢侈品報告》2007年的統計顯示,86%的中國顧客會因為奢侈品牌標有「Made In China」的字樣而不願繼續購買。
這讓那些意圖在中國尋找代工廠的奢侈品牌們不得不小心從事。自由撰稿人、服裝業觀察人士銳泓說,不少奢侈品牌對在中國代工的事情諱莫如深,可實際上它們的成衣不少是從東莞和溫州一些戒備森嚴的車間里誕生的。這些車間的工人不能和外界擅自聯系,商標數量更是每天清點。法國奢侈品牌愛馬仕全球總裁Patrick Thomas接受《第一財經周刊》采訪時乾脆表示,絕對不可能把生產環節放到中國來。
但是誘惑又是如此巨大。「光是人工的費用,義大利就是中國的20倍,作為一家趨利企業來說,選擇中國生產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銳泓說。
傑尼亞的膽子更大一些。事實上,無論在中國開店,還是在中國采購,傑尼亞都算是較早就開始「吃螃蟹」的品牌。
1980年代,傑尼亞為尋找全球最好的山羊絨和絲綢來到中國,沒想到此行的最大收獲是發現了中國市場的潛力。1991年,傑尼亞在北京王府井(21.55,0.60,2.86%,吧)飯店開出了第一家專賣店。在那個時代,中國人心中的奢侈品牌還是Pierre Cardin(皮爾·卡丹)、Crocodile(鱷魚)。傑尼亞幾乎成了天外來客,8000元外匯券一套的傑尼亞西裝,幾乎等於一個中國普通工人三年的全部收入。
但這家店的開設顯然選對了時間,對於中國市場,傑尼亞就此擁有了讓同業者艷羨的敏感觸覺,這讓傑尼亞成為在中國銷量最大的頂級男裝品牌之一。2007年底,傑尼亞在中國內地擁有了近60家門店,整體銷售收入大漲了38%,包括港、澳、台在內的中國市場逐漸超越日本成為傑尼亞全球第二大市場。
隨著對中國製造能力的逐步了解,2002年傑尼亞開始嘗試在東南沿海采購一些休閑類產品。此時中國輿論也開始關注奢侈品里的中國製造。Burberry、Coach等品牌公開在中國設廠一度成為業內矚目的新聞,隨後,Armani、Chanel等品牌也卷了進來。它們所激起的爭議,仍是「高貴」和「廉價」兩種理念的奇異連接。
對此,Delpiano認為,像T恤這類產品,中國的設計、製造、服務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傑尼亞如果不在中國采購,就會喪失市場競爭力。」他舉例說,Gucci沒有在這類產品上選擇中國製造,直接導致其T恤等休閑類產品銷量萎縮。
事實上,以出售面料起家的傑尼亞本身的製造實力也很雄厚,它自己在時裝界擁有不少合作夥伴。一些重要的設計師品牌如Armani、Versace、Gucci等都會將部分產品交由傑尼亞代工,這讓傑尼亞擁有了西班牙、羅馬尼亞、墨西哥等遍布世界各地的代工廠。
2003年,Delpiano來到中國,試圖物色一個中國的合作夥伴。在探訪了千餘家工廠後,他看中了陳孝祥和他的夏蒙服飾有限公司,隨即入股50%,在原夏蒙工廠的基礎上重新改造,成立合資公司夏夢·意傑。「直到今年,我們代工的量仍占夏夢·意傑超過3億元總銷售額的60%。」夏夢·意傑市場銷售總監陳建偉說。
當夏夢·意傑迎來5周年慶的時候,傑尼亞方面已經沒有了剛成立時的扭捏,不僅負責整個慶祝儀式的籌劃組織,還讓公司董事們站到了台上,任由合資品牌「借光」。
Delpiano說:「5年前輿論認為我們會讓夏夢完工我們的正裝,時間證明,他們錯了。」在他的描述中,傑尼亞賴以生存的正裝系列不會搬出義大利,因為價格因素對傑尼亞正裝顧客的影響微乎其微。反倒是印著中國製造標簽的產品需要降價,因為誰都知道在中國采購便宜。「如果遷移那些有品牌忠誠度的系列,售價的下跌不會比成本削減來得慢,這么做是愚蠢的。」
不能不選擇中國製造,又不能太過親密,如何保持這種距離感,傑尼亞想到的辦法是,首先區分產品線,正裝系列包括皮鞋、襯衣等多放在原產地小心呵護;毛衣、T恤等休閑系列則有近50%的產品件數是從中國采購。原來在義大利的品類能不動就不動,新增產品線則可以考慮放到遠東。
其次是定價策略。從中國采購的商品,會在考慮采購價、運費的前提下,適當下調售賣價格。Delpiano把這類產品的目標客戶定位為「實用型客戶」,他們信任傑尼亞品牌,卻並不認為高價格是保證品質的手段。
質量控制方面,在把版樣給代工廠之前,傑尼亞會派駐兩到三名技師常駐工廠監督流程、培訓工人。在產品出來後,會有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專項測試。「傑尼亞遴選嚴格,代工廠的淘汰率很高。」銳泓說。
同一個版型的衣服在中國製造到底能否媲美義大利製造?Delpiano的答案是,針對產品的不同會有區別。T恤等產品差別不大,而西裝等對工藝要求較高的產品,就會有一些不同。工匠的素質和對手工業的專業程度,還是義大利人更勝一籌。即便是同一道工序,在義大利本土生產也會用一些更精細的處理手段。
「如果去世界各地的門店看一看,兩千件傑尼亞服裝中可能有四十件是中國製造的,」Delpiano敲著額頭,「董事會要反復丈量『警戒線』的位置,根據經濟形勢的不同,這條線會發生變化。」
既然在正裝上面無法「自降身價」,不如乾脆在中檔市場上再推出一個品牌。在扮演代工廠角色5年以後,夏夢·意傑開始推出自己的品牌「夏蒙」。「據我所知,這是傑尼亞在世界范圍內第一次助推代工廠的自有品牌。」陳建偉說。
合資伊始,夏夢·意傑就引進了傑尼亞推薦的ERP系統和物流配送系統。藉由代工訂單的實際操作,夏夢·意傑開始磨礪加工工藝。一套西裝的工序由普遍的200多道增加為380道。合理的輪班制度,讓手工製作時間延長了一倍多。項目質監也增加了頻次和密度。
夏夢·意傑的核心團隊幾乎全是傑尼亞的舊臣,曾在傑尼亞服務15年,負責跨國業務運作的全球副總裁Silvio Galimberti被聘為公司CEO。財務總監、工廠經理也全部來自傑尼亞。陳孝祥則出任公司董事長。
2005年,夏夢·意傑還將傑尼亞風格設計師Leo Rogna和范思哲的設計師Christophe Fortis招至麾下,以保證新品的原創性和設計理念的延續。3年中,國外設計師漸成主導,夏夢·意傑也開始在自己品牌的服飾中採用更多的高級面料,西裝價格也由夏蒙時期的2000元到4000元調整到了5000到10000元,棲身於中國高檔、國際中檔品牌的價格層次中。
此時,消費者對中國製造的抵觸情緒也出現了軟化。《華爾街日報》在2008年的一篇奢侈品報道中稱:「5年前,如果襯衫不是在英國或義大利製作的,就不會被視為上品。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
等到合資品牌推出時,恰逢2008年次貸危機蔓延。開始精打細算的人們首先砍掉的開支自然是奢侈品消費。據美國《傳媒業通訊》統計,進入12月,美國一半以上高端消費者削減了奢侈品消費。該月份,美國市場的奢侈品牌在雜志廣告上的投放同比下跌22%。
傑尼亞也無法獨善其身。據Delpiano透露,公司自近3個月的銷量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積壓的庫存會讓下一年的第一季度非常難過,新品也不敢過多推出。2008年的銷售額預計只比2007年增加7%,在2008年二季度剛結束時,公司對此指標預期還定在了兩位數上。
這讓傑尼亞更看重夏蒙品牌。Delpiano說,合資品牌的產品線完全和傑尼亞一樣,但受眾不重合。夏蒙的價位恰好在正裝領域彌補傑尼亞的空白,「就像走鋼絲節目下面的保護網,有人往下掉了一個層次,也能被傑尼亞的合作品牌接住。」
2008年中期,陳孝祥和傑尼亞高層討論夏蒙的品牌戰略時,主張盡早將合資品牌推向國際市場;意方則認為應該緩行,夏夢·意傑需要在中國市場上驗證自己的品牌、質量和服務,再向國際推廣。
最後,邁出國門的時間被初步定在了2010年,米蘭、巴黎、倫敦成為了店址的選擇范圍。為了和品牌形象相符,夏蒙開始效仿國際一線品牌在國內推廣高級量身訂做服務。而現有80多家門店中只有9家直營店的情況也將改變,夏夢·意傑決定在5年內將夏懞直營店擴充至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