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回族人中帶藍帽子和白帽子有何區別
回民在禮拜叩頭時,前額和鼻尖必須著地,為了方便,他們就戴上了無檐小白帽。有個別回民戴遮陽帽後,遇到聚禮活動,把帽檐的一段挪到後面。可見戴無檐小白帽比戴遮陽帽方便得多。由於宗教的原因,逐步養成了回民戴無檐小白帽的習慣。現在回族男子無論是百歲老人,還是四五歲的兒童,上寺禮拜和不上寺禮拜的都喜歡戴這種標志回回民族的「號帽」。當回民過節參加會禮時,你放眼望去,白帽帽白得耀人眼目,好像一片銀河。
白色帽子一般用的確良、滌卡、棉布等料子製作,還有用白棉線鉤制的。黑色是用平絨、花達呢做的,也有用粗毛線鉤的。
至於戴藍帽子的習俗,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② 工廠里戴藍色紅色黃色的帽子乾的是什麼職務
你好:安全帽顏色的職務分別是:
建築行業/工廠
酒紅色:領導人員
紅色:技術人員
白色:安全監督人員
藍色:電工或監理人員
黃色: 工人、其他施工人員
國電系統
白色:領導人員
藍色:管理人員
黃色:施工人員
紅色:外來人員
石油系統
白色:管理人員
黃色:安全監督人員
紅色:操作人員
③ 「藍帽子」是什麼意思
「藍帽子」即通過認證的保健食品。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衛生部規定:保健食品標志為天藍色圖案,俗稱「藍帽子」,下有「保健食品」字樣。
藍帽子標志英文是Blue hat sign,是我國保健食品專用標志,為天藍色,呈帽形,業界俗稱「藍帽子」,也叫「小藍帽」。藍帽產品是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保健食品標志。
藍帽子的應用情況:
由於藍帽子認證正在規范中,也許部分保健食品未能得到認證,但不歸屬食品領域,只要各項指標合格,仍然可以在市場流通著,日後再認證。
國家2008年開始所有關於食品類是都需要有QS標識,所謂的保健食品批號已在2008年就分為食品批號和葯品批號。就算有這個批號無QS認證還是沒用的,沒有QS標志不能進超市。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藍帽子標志
④ 建築企業戴藍帽子是什麼職務
藍色安全帽,戴著這種顏色帽子的人是技術工或是特殊工種人員,工地上的這類工人和普通工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有一技之長傍身,工種比較有指向性,但工種強度也比較大。服裝比普通工人干凈,工作內容更有技術含量。
如果帽子側面印著中國建築字樣的,則是上級領導及外賓檢查,這類人會在工地巡邏檢查,發現有什麼操作不規范的工人就會罰款,工人們掙錢辛苦,最怕的也是罰款。帶著紅色安全帽的人工作服干凈,工作內容輕松,精神狀態也比較悠閑。
(4)帶藍帽子的是什麼兵擴展閱讀:
安全帽使用注意事項:
安全帽的下領帶必須扣在頜下,並系牢,松緊要適度。這樣不致於被大風吹掉,或者是被其他障礙物碰掉,或者由於頭的前後擺動,使安全帽脫落。
安全帽體頂部除了在帽體內部安裝了帽襯外,有的還開了小孔通風。但在使用時不要為了透氣而隨便再行開孔。因為這樣作將會便帽體的強度降低。
由於安全帽在使用過程中,會逐漸損壞。所以要定期檢查,檢查有沒有龜裂、下凹、裂痕和磨損等情況,發現異常現象要立即更換,不準再繼續使用。任何受過重擊、有裂痕的安全帽,不論有無損壞現象,均應報廢。
嚴禁使用只有下頜帶與帽殼連接的安全帽,也就是帽內無緩沖層的安全帽。
⑤ 二戰蘇聯軍官戴蘭色帽子穿陸軍裝是什麼兵種
藍色帽子穿綠色軍裝的有很多情況,絕大部分是內務部的人員。
蘇聯紅軍中有一個特殊的分支,那就是內務人民委員部(NKVD)指揮的內務部隊,主要包括負責保衛邊境安全的邊防軍和警衛部隊。他們和其他部隊使用相同的武器,接受同樣的訓練,也穿著樣式相同的軍服,區別主要體現在軍帽上。邊防軍大檐帽帽瓦為代表其兵種的綠色,帽牆為藍色;警衛部隊帽瓦為淺藍色,帽牆為黑色或暗紅色。其軍銜標志則與步兵相同。邊防軍及其餘內務部隊在戰爭初期和普通部隊一樣投入了抵抗德軍的戰斗,後期主要從事鞏固新解放區、消滅殘余敵人和維護交通線等工作。
⑥ 今天看了美國大片《末日戒備》注意到裡面有IFOR部隊,戴藍色貝類帽的。誰知道IFOR部隊是什麼樣的機構
IFOR全稱特別行動執行部隊,是美國的一支特種部隊,1996年「聯合保護穩定部隊」(SFOR)接替了IFOR,同時IFOR宣布解散
⑦ 今天登陸海盜奇兵 發現建築工人都戴了彩色帽子 戴藍色帽子的時不時帽子還變大 這是怎麼回事
18號更新後的視覺優化。藍色的帽子是男的,紅色帽子是女的。變大是工作的時候才會。
⑧ 戴藍色帽子的回族人有什麼講究嗎
和戴白色的帽子的沒有區別吧,回族都一樣的。不過你們寧夏那邊有些教派不一樣他們的帽子形狀是八個角的。
⑨ 蘇聯軍隊里這種戴藍色帽子的是什麼人
NKVD
內務人民委員會所屬部隊
NKVD的部隊主要是干爛事的二戰後參與對衛星國以及波海三國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的清剿行動,只是二戰前NKVD攤子大事也雜,邊防,內衛,交通,肅反都有,作戰應該主要就是綠帽子,和藍帽子,作戰意志有,但是缺乏作戰經驗,初期損失都不小,後來改編合並配合紅軍作戰,中期有些又直接改為紅軍,後期部分又逐漸干回原工作,內務部隊倒是有些精銳小分隊執行特殊作戰,例如高加索的山地部隊,敵後作戰等。
綠帽子和藍帽子部分資料
「1940年2月25日,又設立了專門的西部邊防軍區和西北部邊防軍區(戰爭開始後,它們的主要任務是保衛作戰部隊的後方)。1941年6月22日,偉大衛國戰爭爆發,最先投入戰斗的就是邊防軍。戰爭爆發後不久,內務人民委員部就受命組建15個步兵師,分別編入第30、31和24軍。這些部隊參加了斯摩棱斯克戰役和莫斯科保衛戰。其後邊防軍還陸續組建了摩托化步兵第8師、第4克里米亞師、內務人民委員部第10師、奧爾忠尼奇則師和格羅茲內師以及近百個獨立部隊——步兵營、連和排。僅在1941-1942年,邊防軍就抽調了8萬2千多人組建紅軍的作戰部隊,而在整個戰爭期間,直接參戰的邊防軍人達113700人。邊防軍50%的軍官和72%的士兵都被編入了作戰部隊。列寧格勒保衛戰和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邊防軍和邊防軍水兵也參加了戰斗。1942年底,根據國防委員會的命令由沿海邊防軍區、哈巴羅夫斯克邊防軍區和內務人民委員部內務部隊的軍人組建了第70集團軍,該軍中從將軍到士兵共有28500名邊防軍人。其中遠東第102師、後貝加爾第106師和中亞西亞第162師完全由邊防軍組成,另外兩個師由內務部隊組成,該集團軍參加了庫爾斯克會戰。一些滯留在敵後的邊防軍人則參加了游擊隊的敵後作戰。1944年10月,紅旗邊防第91團由於在解放貝爾格萊德戰役中表現特別出色,被授予「貝爾格萊德團」榮譽稱號。隨著戰線逐漸向邊境和東歐挺進,1944年4月,先後組建了摩爾達維亞、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邊防軍區。6月22日,成立了內務人民委員部海軍邊防學校,專門培訓邊防海軍軍官。遠東戰役時,邊防軍分隊在前線部隊先遣支隊編成內作戰,參加了解放千島群島和薩哈林島的戰斗。蘇維埃祖國高度評價了邊防軍在粉碎法西斯德國和日本軍國主義方面所做的貢獻,在整個衛國戰爭中,約有1.7萬邊防軍戰士榮獲勛章和獎章,其中150人榮獲「蘇聯英雄」金星獎章。」
「
1941年底,隨著蘇德戰爭的爆發,蘇聯政府傳統意義上所認為的國境線已不復存在,內務人民委員會的國境守衛部隊和內衛部隊的團,營一級建制開始合並為內衛人民委員會師級單位(步兵)。1942年~1943年初,大多數派駐在前線的內衛部隊開始按照正規部隊的編制整編,但這樣的工作只開展了一部分,並沒有涉及全部的內衛部隊(主要是指那些步槍師)
⑩ 藍帽子 小兵
小英能說出自己的帽子顏色的情況是看到明或者兵帶著藍帽子才行,這是她才能知道自己戴紅帽子,也就是求明和兵有一個人戴藍帽子的概率,他們三個人取了帽子後,藍帽子有4種情況:1在原地沒給人戴著,2 明3 兵 4 英,是50%幾率藍帽子戴在明或兵的腦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