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哪座雪山適合初級攀登,攀登雪山需要什麼裝備和注意事項
適合初級攀登的有幾座:雲南哈巴雪山5396 、四川雪寶頂5588、成都第一峰的大雪塘5364、四川阿壩州理縣上孟鄉雪隆包峰5527、四姑娘大峰5025二峰5276等等個人裝備 (帶*可租用,數量有限,有條件技術裝備還是建議用自己的)
1、保暖水壺 (1升左右)
2、太陽鏡 \高山雪鏡 (專業高山鏡,需要領隊認證)
3、羽絨睡袋* (1000克以上的含絨量,-20度左右的溫標)
4、防潮墊 (建議使用高山墊)
5、背包 (70-80升)
6、徒步鞋 (進山穿著徒步鞋,要求高幫防水)
7、沖鋒衣、沖鋒褲 (防水透氣)
8、抓絨衣褲,內衣 (保暖透氣)
9、羽絨衣 (保暖透氣,最好能夠防水)
10、雪套 (大小合適)
11、防水手套 (再帶一付抓絨手套,可以靈活使用)
12、襪子 (耐磨,快乾,透氣的厚coolmax襪子,3-5雙)
13、防寒帽 (可以是抓絨套頭帽,或者其他保暖,遮耳朵的帽子)
14、唇膏、防曬霜 (一天需要塗抹多次)
15、頭燈 (能夠長時間使用的高質量頭燈)
16、安全器材* (安全帶1、上升器1、下降器1、主鎖3、菊繩1、冰錐2等)
17、高山靴* (全卡或半卡)
18、冰爪* (全卡或半卡)
19、頭盔* (專業登山頭盔)
20、冰鎬* (適合個人長度)
如果你接受過專業培訓可以組織幾人以上去攀登體驗的,但要做好各項准備,包括所有意外的心理准備,登雪山有危險,慎重考慮。
❷ 戶外探險戴什麼手套
這個需要看你具體做什麼運動,如果爬雪山或者滑雪之類比較寒冷的需要帶保暖性好一點的,騎行這種怕暴曬的需要帶防紫外線的,登山的話更多時候需要防摩擦的手套,另外如果個人不習慣可以考慮帶露指手套。具體有疑問可以進一步詳聊,希望可以幫到您。
❸ 攀登高海拔雪山需要哪些工具
背包:登山最好使用帶金屬架的登山背包。
安全帶∶用於攀岩、下降、攀冰、登山、探洞(縱)、爬繩、過草繩橋。是由尼龍吊帶制,由雙腿帶和腰帶組合而成。
鐵鎖:現代登山用鐵鎖多為鋁合金製成,承受沖擊力在2000kg以上。在攀岩、攀冰、登山及其它冒險中用途廣泛。
冰鎬:是登冰雪坡地的重要工具之一,也可用於自我保護雪套:目的是防止風雪灌入高山靴內。雪杖:在較緩的地形中代替長冰鎬,並兼探裂縫之用。頭盔:防止雪塊、冰塊、石塊等飛落而造成意外。雪鞋:積雪特別厚時,具有防止深陷的作用。
高山眼鏡:防止冰雪地區羽絨衣物:高山高寒地區登山最有效的防寒衣物。
防風雨衣褲:在風雪天氣里用來抵擋風雨雪的襲擊。
毛衣褲:行進中有時無需羽絨服時,實用的防寒服裝。
手套:羽絨手套、毛手套、手套在冰雪作業時都應准備。
高山靴:為內外兩層的雙層靴,內靴為保溫防寒、外靴質硬、防水、防風、應付各種環境,便於捆紮冰爪。
❹ 去爬雪山需要什麼裝備
(1)宿營裝備。 登山裝備(2)技術裝備。 (3)個人裝備。
專用裝備
包括被服裝備、技術裝備和露營裝備。
被服裝備
❺ 第一次登雪山需要帶些什麼道具還有注意什麼
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吧,其實我曾經也是某登山隊里一員,後來因為身體健康出了點問題退役,攀登過不少山峰,有點跑題了。。。。。。
不知道你要登的高海拔的雪山還是低海拔的雪山?不同海拔高度的雪山對登山裝備需求也不一樣。
登山必帶的裝備,如果經濟條件好的話,盡量選擇軍工產品道具,軍工登山裝備質量要比普通質量高一點,而且都很輕,登雪山要求裝備很嚴格,盡量選擇輕.舒適.耐用為准.至於為什麼要推薦軍工產品裝備,大多數的軍工裝備道具都會經歷極其嚴厲抗耐壓檢測標准,能保證人在極限環境里生存幾率和保證軍工裝備道具耐用性以及實用性。
防寒用品必備;
1.鞋子,登雪山看海拔高度決定,一般首選高筒雪地鞋就可以,可以防止雪進入鞋裡,分為外靴和內靴兩個部分組成,外靴防濕防水防磨損,內靴部分特殊保溫材料組成,另外記得要配備防滑套釘兩個,還有兩個冰爪,大小根據高筒登山靴選擇。2.衣服,切忌一點不要穿羽絨服和保暖內衣!首選防風防濕防進雪抓絨沖鋒衣(含WINDSTOPPER材質),內衫盡量選擇運動內衣,抓絨如果嫌熱可以脫掉一件適量減輕因身體溫度帶來的汗液不舒感。
3.褲子,同樣選擇防風防濕抓絨沖鋒褲,沖鋒褲都會配備防磨損護腿套,配合登山高筒靴。
4.襪子,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比如浪莎一些運動襪都含有(COOLMAX)為什麼推薦這款襪子呢,其原因是COOLMAX料襪子防腳汗,還可以防止腳凍傷。
5.帽子,帽子分為兩種,一種遮陽帽;一種是抓絨帽,首選抓絨帽。
6.手套,也分類兩種,一種是薄的方便活動,比如拿相機,電池,等等,還有一種厚的是保暖抓絨手套,保暖禦寒 兩者配合使用。
7.睡袋,盡量選擇輕而且還是抓絨材質,如果登山呆的時間長,可以內置抓絨內膽。(睡袋量身訂做最好)
8.帳篷,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如果登雪山海拔過6000米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方便攜帶,減輕重量。
登山常用裝備用品;
1.背包,分兩種,一種大背包,一種小背包,視海拔高度決定負重多少決定用大還是用小。
2.腰包和挎包,是用來放置應急用的救生包和水壺。
3 .頭燈(可以面對夜間發生的突發事故,騰出雙手處理應急很方便)
4 .手電筒(備用照明,關鍵時刻能用上)
5 .營燈(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屬於信號燈一種)
6 .熒光棒(求生和其他意外緊急照明會用到,不要亂扔,不環保)
7 .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高海拔高原地區含氧量低,盡量不要選擇在帳篷內用,不然會發生缺氧窒息死亡的意外事故)
8 .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不建議高海拔6000米處使用,容易造成二氧化碳中毒)
9.軍用水壺,有自動加熱和非自動加熱兩種款型,首選加熱,保持身體溫度為首要。
10.凈水器,有經濟的話可以帶一個,價格稍微貴點。
11.GPS全球定位,救生迷路首選,盡量不要帶手機,雪山區大多沒信號,帶手機是個累贅。
12.對講機,如果是一個團隊,用處非常大,有什麼消息通過對講機,前呼後應。
13. 冰橇,需要爬過冰裂谷 冰溶洞等等都會派上大用場,關鍵時候還能救自己一命。
14.戶外手錶,一定要帶,這是必備的裝備,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記時和鬧鍾等功能,如果登山團隊有高科技,還能同步全球網路定位系統,配合筆記本還可以即時上網瀏覽- -!很舒服。。。代價就是電池消耗量非常致命。
15.背包雨罩和背包捆紮帶,這兩個也是必備的,雨罩可以防水防暴雪防風,捆紮帶是綁定背包外物品加以固定,關鍵時候做保護繩,甚至有時候能救自己和隊友一命。
16.指南針,登雪山如果戶外手錶失靈,指南針的用處就能派上用場了,辨別方向。
17.防水袋,保護一些衣服防止潮濕沾水,以及電子器件靜電泄漏。
18.還有一些,一般登山俱樂部都會列清單,具體采購視經濟情況而定。
常規能源攜帶和食品攜帶用品;
1.能量是生命的保證,尤其是食品,在我登入西藏幾座雪山幾次里,有陷入飢荒,發生過搶奪食品引發的災難,甚至有人被活活餓死的窘境,讓我終身難忘的一次是2007年駱駝峰和2012希夏邦馬峰兩次因為暴雪天氣引發的滯留山上時間,一度因為食品匱乏看著自己身邊隊友一個個倒下的情景,卻無力救助,食品盡可能的選擇高熱量壓縮餅干、牛肉乾、能量軟液、營養葡萄乾、高熱量卡路里脂肪巧克力等等,還有一些壓縮食品,盡量選擇自動加熱膨脹袋食品,熱量是提高生存率的標准。
2.能源消耗品,在這里,我一定要提醒下,盡可能的選擇多帶,高原雪山跟陸地環境不一樣,環境要求極其嚴厲,尤其是出於零度,甚至零下幾十度的情況下,電池能量不會出於靜止狀態,而且一直處於消耗狀態,電池是生命保障系統里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照明、求生、取暖、GPS定位等等一些科技產品都會需要到,能節約盡量節約,推薦軍方特種部隊用的鋰電池,因為屬於限製品,但是可以通過黑市交易獲得,價格都很貴,一般都在8萬——30萬不等。
登雪山還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項,高海拔雪山最容易得雪盲症還有凍傷以及高原缺氧等。
先來說說雪盲症吧,在雪地里行走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它極容易使人患上雪盲症,看不見路線以至迷失行進的方向,這是很危險的事,不要以為帶上墨鏡就不會出現雪盲症,太陽光線折射的紫外線可以通過雪地進行折射,從而造成強光刺激眼球,引發雪盲症。預防雪盲的方法可以配戴防紫外線的太陽眼鏡、選用聚碳酸酯或CR39的透鏡,還有通過補充維生素A 、維生素B群、維生素C、維生素E等來減輕雪盲症視力刺激。一旦得了雪盲症,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鮮人乳(婦女產後乳汁)或者鮮牛奶滴入眼睛,每次5—6滴,每隔3—5分鍾滴一次。使用牛奶要煮沸冷透了才可用,三日後即可痊癒。
再來說說最要命的凍傷吧,凍傷可以引發感冒,甚至引起發燒,高原雪山環境里病菌是陸地的12倍,一旦發燒,盡可能的下山接受治療,不要拖延,要是等脫水了下山接受治療,基本是死。
最後高原反應,不用我來提了,大多數都了解,如果你還不懂,可以網路 高原反應,我想說登高海拔雪山隊伍里至少有45%的人死於高原反應。
高海拔的雪山,我建議你要慎重,高海拔的雪山,尤其是高原反應,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後不下600人死於高原反應。
最後我想說,雪山雖美,但是也有風險,量力而行為之。
晚點再補充一些雪山其他知識給你。
❻ 爬雪山用的工具
圖上用的叫冰鎬。下面為你全方位介紹一下爬雪山所用的相關工具和裝備。
登山活動中集體和個人所使用的專用裝備、保障裝備和日用裝備的總稱。它與登山食品、燃料一起,構成登山活動的整個物資保證。登山裝備,應該充分適應登山運動的環境條件特點,在設計、選材、用料、製作上,盡量使其輕便、堅固、高效和多用。
(1)宿營裝備。包括帳篷、炊具、寢具和各種燃料等。登山裝備 (2)技術裝備。包括登山繩、氧氣裝備、側量儀器、高度計、干濕度計、鋼錐、登山鐵鎖、升降器、掛梯、滑車、雪鏟等。 (3)個人裝備。包括登山服裝、登山鞋、高山靴、頭盔、電筒、手套、防護眼鏡等。其特點是:輕便易攜,堅固耐用,便於拆卸,一物多用。
專用裝備
即直接與登山活動有關的最必需、最起碼的裝備。包括被服裝備、技術裝備和露營裝備。
被服裝備
主要有:①岩石衣褲,即競技登山活動中穿用的衣褲。要緊身可體,袖口、褲腳採用松緊式較好,選料應用結實耐磨又富於彈性的毛製品。②岩石鞋,岩石作業的一種特用鞋。鞋幫最好用結實、通氣的皮革類原料,鞋底用較硬的橡膠類原料。鞋底較厚並壓有突起的齒紋,以利於行動中摩擦固定,防止滑脫。③禦寒服裝,用於登山活動中的保溫禦寒,保溫層最好用優質鴨絨,面料要輕、薄、密實、防水、防風。衣面顏色盡量深色,鮮艷一些,以利吸熱和便於山上山下的觀察識別。除衣褲外,根據需要也可製作羽絨登山裝備帽、襪、手套和帳篷內用鞋。④風雪衣,用防水的優質尼龍原料製成。上衣連帽,帽口、袖口、褲腳能調整松緊。其用途是防風、保暖和保護內層。 ⑤高山靴, 攀登冰雪地形的特用鞋。用料要保暖、防水、質輕、通氣。還可另配綁腿和鞋罩,進一步起保暖防水和保護的作用。在冰坡上行動時,要在靴下綁冰爪。⑥行囊,包括背包、背架和行李袋。⑦防護眼鏡,用以遮擋強烈陽光和冰雪反射光,防止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一般是茶色鏡片較好。在7000米以上高山,應配備專防紫、紅外線的防風雪眼鏡。
技術裝備
主要有:①冰鎬,通過冰雪坡時不可缺少的用具,既可整修道路、輔助行進,又可用於保護。②冰爪,在冰雪地形,特別是冰坡上行進時必須的裝備,用輕硬金屬製成。因裝於高山靴的底部,又類似貓爪而得名。主要作用在於行進中的固定和防滑。③安全帶,由圈套、帶子和卡子組成,系在胸部,構成各種保護技術中的連結裝置。④主繩,長35米左右,直徑12毫米左右,承受力在1500公斤以上,應分別配有不同顏色,以便於使用時識別。用於渡河架「橋」和結組等各種保護技術。⑤輔助繩,直徑小於主繩,承受力約 800公斤。與主繩配合,用於渡河架「橋」和各種保護、救護技術。⑥雪崩飄帶,是遭遇雪崩時探尋被掩埋者的一種標記。用色彩鮮艷、比重小、易於飄動的絲綢製品。每根規格約為 5×0.01(米)。通過雪崩區之前,將此物系於運動員身上。⑦鐵鎖,在技術操作中,一些裝備之間需要交替不斷地進行連結和解脫,為避免繁瑣的結繩、解繩操作,使動作簡單而迅速,就必須有鐵鎖的輔助。有時也可用做滑輪的替用品。⑧鋼錐,有岩石錐和冰雪錐兩類。在克服難度較大的岩石、冰雪地形的作業中,將不同長度和類型的鋼錐打入岩石縫或冰層里,作為行進和保護用的支點。⑨鐵錘,一般用於打入和起出鋼錐。⑩雪鏟,用於平整營地、構築雪洞等鏟挖作業中。在上述一些技術裝備的基礎上,可根據每次任務的具體路段情況,改進、制備一些相應的增效技術裝備,如上升器、下降器、走雪橇、金屬梯、軟梯、小掛梯、滑車等。
露營裝備
主要有:①帳篷,是登山運動員在山上的居室。可分為低山帳篷和高山帳篷兩種。低山帳篷一般用單層料即可,高山帳篷則要用雙層料,使之有空氣層,以增加保暖性能。一般帳篷每個約 4立方米空間,居住2~4人。如隊伍規模較大,基地營的帳篷可分別製成更加實用的住宿帳篷、炊事帳篷、醫務帳篷等。各種帳篷的頂部形狀以弧形為好,以增強結構力和實用性,此外要求防水、絕緣、通氣、色彩鮮艷,出入口開閉方便。②睡袋,用料與羽絨服裝相同,只是保溫層應更厚些。為了防水防潮, 要墊有毛氈(氣褥或泡沫塑料墊也可)。③灶具,用於燒水做飯,也可取暖。有汽油爐和煤氣爐兩種。在7000米以上空氣稀薄的高山上,後者效果較好。
保障裝備
不是登山運動專用,而是為了應付各種意外情況及其他目的而備用的一些器材和用具。如氧氣裝備、通訊器材、攝影器材、自衛武器、交通工具、觀測儀器、醫救器材和一般用品等。保障裝備的種類和數量配備,要根據任務性質和隊伍規模而定,有時要從簡,有時則要加強。其中較重要的有:
氧氣裝備
在攀登7500米以上高峰時,為了克服高山缺氧和醫療急救,一般需有氧氣裝備。氧氣裝備一般由貯氣筒、指示裝置和面具 3部分構成。貯氣筒是貯存氧氣的容器,筒壁用料要盡可能質輕而耐高壓。指示裝置有氣壓表和調節器兩部分。前者指示筒內氧氣貯量,後者控制和指示用氧時的流量。面具則由面罩及其下部的緩沖囊組成。面罩戴於面部,使口、鼻與氧氣裝備密閉成一個系統,通過緩沖囊與皮管吸用氧氣。
通訊器材
用於基地營同附近城市、基地營同山上之間的聯絡。前者可根據距離選用相應型號的無線電收發報設備。後者,最好使用高性能的小型報話機。在基地營同山上的聯絡中,運動員應盡可能熟悉和掌握一些原始的、基本的、簡易的聯絡手段,如旗語、燈語、哨語等。為此,在裝備中要注意配備旗子、手電筒、信號槍、哨子、焰火等。如上述手段都無可能時,還可根據預先的約定,藉助燃燒衣、物等的火光互相作些簡短通報。
攝影器材
在一些以攀登高峰絕頂為目的的登山活動中,攝影是記錄和獵取確認登頂資料的手段。因此,攝影器材是必不可少的裝備。除照相機外,如條件允許,還應配備電影攝影機和錄相器材。
日用裝備
即生活用具和用品。一次登山活動,運動員在高山區活動時間較長,有時可達兩個月,各種用具用品必須攜帶齊全。日用裝備包括起居用具、衛生用品、簡單工具、常備葯品、辨向圖儀、娛樂用品、紙張文具、縫紉用品、燈火照明、體育用品等。
❼ 爬雪山需要哪些裝備不要太繁瑣
(1)宿營裝備。包括帳篷、炊具、寢具和各種燃料等。登山裝備
(2)技術裝備。包括登山繩、氧氣裝備、側量儀器、高度計、干濕度計、鋼錐、登山鐵鎖、升降器、掛梯、滑車、雪鏟等。
(3)個人裝備。包括登山服裝、登山鞋、高山靴、頭盔、電筒、手套、防護眼鏡等。其特點是:輕便易攜,堅固耐用,便於拆卸,一物多用。
❽ 大多數登山者公認的必攜的基本裝備
對於評估何種是緊急裝備是相當困難.因為攜帶不夠無法應付突發事故,帶多又增加背負重量與不舒服。一般會出一些狀況有(1)遲歸,(2)耗盡體力,(3)惡劣天候,(4)夜行軍,(5)人員受傷或生病,這類的狀況通常是連續發生如遇惡劣天候可能出現耗盡體力或迷路導至遲歸,露宿等一連串的事情狀況,不論行走於任何路線有些裝備是基本的必須品不可忽視,它可確保遇到緊急狀況或未知的狀況讓你安然渡過,而那些裝備是基本的確保裝備須盤算清處,因為帶多會增加背包的負重減緩行進速度,如露宿袋的爭議,因為有些認為露宿袋不是必需品除非你開始就認為自己常會面對露宿問題,下列是大多數的登山者公認的必攜的基本裝備:(1)地圖,(2)指北針,(3)頭燈(含備用燈泡與電池),(4)備用糧食,(5)備用衣物,(6)太陽眼鏡,(7)瑞士刀,(8)火種,(9)打火機,(10)急救箱。
▲頭燈:頭燈或手電筒是相當重要的裝備,但不用時必須取出電池避免被腐蝕,少數的頭燈具防水性甚至抗水性,若你認為防水相當重要就買此類的防水燈泡,頭燈座需有一片舒適的軟墊,有些是如筆狀掛於耳旁,燈座的開關須耐用,不要出現置於背包會自行開啟浪費電能或會出一些狀況,燈座的開關設計最好是一個凹槽,若你覺得行進過程會出現問題最好用貼布緊貼,取出燈泡或取出電池,選用燈焦距可調式的頭燈,當你於帳篷內處理事務可用漫散光讓擴大光線照射的范圍,若是行進間可調為單束直射光讓光線照的更遠,燈泡不是可以耐用很久,最好攜帶備用的燈泡使用如鹵素氪氬等燈泡會產生熱且比真空管燈泡(vacuumbulb)亮雖然使用會是高安培數和縮短電池的使用時間,大多數的燈泡會標識安培數於底部,而一般的電池使用壽命為4安培/時,它等於8小時於0.5安培的燈泡。
▲鹼性電池(Alkalinebatteries):是最常用的電池,它的電能高於鉛電池,它無法充電,處於低溫0F時只有10%~20%的功率,使用時Voltage電壓會顯著的降低。Nickel-cadmiumbatteries:可充電數千次,它可維持一定的使用功率,它無法和鹼性電池儲存的電能相比處於低溫的0F依然有70%的功率,攀岩過程最好攜帶高能量的電池(highcapacitybattery)它較標准(standardnicads)的電池高2~3倍。Lithiumbatteries(鋰電池):它比一般的電池電能voltage高2倍,一個lithium電池的安培值/時2倍以上的兩個鹼性電池,處於0F如同於室溫使用,但很貴,它的電壓可以持恆定。
▲備用糧食:攜帶一天的糧食是萬一遇到惡劣天候、迷路、受傷或其他狀況使用,此類的糧食是無需炊事,輕便、易消化與長期存放的食品,如核果、肉乾、脫水水果、糖果,而一些攀岩活動則加一些炊事簡單的食品如可可、速食湯、茶等食品,充裕的早餐可以提供一天的能量與體力,對郊山而言,它足以撐到准備回程前才進食,不論如何,攜帶一些糧食可以提供許多耐力與體力於無法預測的遲歸,及時的進食可以提供足夠的能量與心理的振奮,郊山攜帶的糧食如三明治(適度的水份、填飽肚子)、水果、餅乾是比較適當,當然緊急使用的糧食如巧克力、脫水水果、核果與甜點。
▲備用衣物:一雙內、外襪、營地用靴、內衣褲、外褲、Tshirt、毛線衣或pile的外套;帽子、手套與雨具,這些可適用於任何氣溫的環境,多餘的衣物是應付不可預知的露宿,自問你真的會遭遇惡劣的天候而強破露宿。備用衣物的攜帶種類與量並無定論,一般夏天的郊山活動最好帶一件套頭毛衣,而備用襪子可以替代濕襪子於不小心踩到爛泥或水窟。攀登過程會大量流汗,備用內衣是必須的衣物且不會太重,穿著長袖領的衣服或有拉鏈的翻折式高領一物可保護頸部與頭部,加頭巾,若穿著毛線衣加頂厚帽易可,加一雙厚襪,雙手則以一雙polyesterorpile的手套,冬季最好帶一塊椅墊避免熱能消散,大多數的岩攀會帶約一磅重的露宿袋且有軟墊層。
▲太陽眼鏡:高山滑雪易損傷眼睛,以紫外線而言,10,000尺高度雪的反射光超過海邊50以上,裸眼的視網饃很容易損傷,引發極大的痛苦稱雪盲,太陽眼鏡可減低此傷害,但不要被多雲的天氣騙,因為紫外線會穿透雲層,刺眼的光線會引起頭痛,太陽眼鏡會有95~100的過濾效果。對於冰河行進用的太陽眼鏡需要有5~10的穿透率(transmissionrate)而多用途的太陽眼鏡須有20的穿透率。購買時對著鏡子,若你能輕易的看到自己的眼睛則是太亮,鏡片的色彩是灰色或綠色-若你想看到真實的色彩,若你想多雲或濃霧的天候想看仔細最好選黃色的鏡片,對於紅外線而言,除非你正視太陽會被直接損傷,但一般的太陽眼鏡都能防止紅外線穿透並保護眼睛,太陽眼鏡須有側面的保護裝置降低太陽穿透眼睛,但必須有良好的通風設備防止鏡片起霧,或利用抗霧的鏡片或抗霧的清潔劑,你需要多帶一付備用的太陽眼鏡避免遺失亦可利用紙板或衣服剪成細條狀覆蓋於眼睛。大多數的攀岩者寧可用隱形眼鏡,因為眼鏡會在鼻樑滑動,可改進視覺敏銳度,不會出現水的斑點,但依然有缺點如太陽太大,風砂,臟物都會引起眼睛發炎,同時郊外不易清洗與保養。
▲急救箱:急救的葯品只能治療輕微的病症,復雜的病患仍須送醫療單位診治,我們只能處理簡單的外傷或穩定病患的心情盡速將病患撤出山區,急救葯品最好用防水堅固的盒子裝妥,一般最好的葯品主要應付(1)水泡,(2)曬傷,(3)擦傷,若出現太嚴重的出血或骨折最好等待醫生處理。
瑞士刀:刀子不論是炊事、生火、急救,甚至攀岩都需要用的物品,一把刀必須有兩片刀刃、開灌器、螺絲刀、尖鑽、開瓶器、剪刀,須是不綉剛製品,最好用一條細繩系緊皮帶避免遺失。
▲火種:火柴或打火機須收藏妥當避免受潮無法使用緊急狀況或遇到濕木材使用火種是必須,煮一杯飲料驅寒,一般火種如蠟燭、固態的化學製品。
❾ 爬雪山的必備工具
老婆